因為在高度差比較大的水嘴下面放置了作為鋪墊的沖擊石,以此保證了同樣是用石塊鋪就的地板,不會因為水流的巨大沖擊力而開裂破碎,園冶所介紹的這樣一種狀況,立刻就讓許星馳聯想到了京杭大運河。
“我記得我當初曾經在書本上面看到過,說是京杭大運河里面也有特地被人安放進去的巨大石塊。”
許星馳所提到的這種現象在園冶他們當初到蘇州和杭州去進行實地學習的時候,是被他們親眼見過的。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既然承載著漕運的任務,那么,整條河流就絕對不可能很淺很窄。否則,窄了,水道不夠用,大型的運輸船舶在南來北往的時候,就如同公交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上一般,會因為空間距離的限制,而導致錯身行駛非常困難。
而假如說河道非常的淺,那么,上面裝載有大量貨品的船舶,就會因為吃水線的問題而發生擱淺。因此,為了能夠讓大運河充分發揮它的航運效力,把運河挖得又深又寬,這樣才比較符合使用的要求。
可是,河道又深又寬,加之京杭大運河又并不位于降雨稀少的西北內陸地區,于是,平日里的徑流量就不算小,季節來到雨季的時候水勢更是會出現猛漲,如何在這樣的狀況下保證修建在京杭大運河上面的橋梁不被水流沖毀,這就是當初修建橋梁以及開鑿運河的人必須得考慮到的事情了。
“我記得我當初看到的書上說,由于運河里面的水流是常年固定的,不可能出現和水倒灌的狀況,因此,把橋梁作為下游,工匠們只需要在橋梁的上游幾米處安置石頭,情況就能夠得到解決。”
矗立在和水當中的橋墩,已經常年飽受和水的侵蝕了。加上從上游流淌下來的河水總是會直接沖刷在橋墩上,因此,橋墩非常容易出現風化現象,進而導致整座橋梁的垮塌。
這時候,只需要平行于河水的流動方向,在每一個橋墩上有幾米處安置一塊石頭,并且石頭剛好能夠在水流流動方向上將位于自己身后的橋墩完全遮擋住,那么,從上游沖刷下來的河水就會直接沖擊在這些石頭上。
被石頭一分為二,繼續向后流淌的時候能夠以非常平緩的水是緩緩地流經橋墩,這樣一來,橋墩長時間遭遇河水浸泡的這個問題雖然解決不了,水流的沖擊力卻可以以非常高的百分比被直接抵擋掉。
于是,哪怕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園冶他們當初去實地走訪的時候,被安置在河水當中的這種石頭依舊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雖然不能夠確定自己所看到的那幾塊巨大的石頭到底是在什么年代放置下去的,畢竟有可能是最開始放下去的石頭已經被沖壞了,隨后又補放的,園冶還是體會到了設計施工者的巧思。
不過會忘記當初被放置在河道當中的石頭,還被人在頂端雕刻了石牛,園冶哪怕現在閉起眼睛來回想片刻,也依舊還是能夠清晰地于腦海當中描摹出,石頭雕刻出的水牛與未被雕刻的部分渾然一體,如同一頭涉水的牛半途累了,因此找了一塊大石頭趴下來休息一會兒的畫面。
看不到東文西五的武英殿和文華殿,自然也不可能看到從這兩座宮殿當中穿插流淌過的內金水河,許星馳在看過萬龍吐水的景觀之后,很快便離開了前朝區域,跨過乾清門,進入了紫禁城的后宮。
與莊嚴肅穆的前半部分景區不同,后宮的建筑物不再高大、威嚴,反而更具生活煙火氣。而在整個后半園區最為重要的三座宮殿,自然就是矗立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的后三宮了。
后三宮,即非常有名的乾清宮、交泰殿與坤寧宮。它們的形制,與前三殿雷同,分別對應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只不過體量要小于前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