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雕塑類擺件,玉雕這個小類是相當受人歡迎的。但是,鬼工球這種同樣屬于雕刻類的工藝品,卻并沒有選擇玉石作為自己的原材料。至于為什么會這么選,單純只是因為從制作工藝上來看,鬼工球壓根兒就不存在什么所謂的拆解以及組裝。
俄羅斯套娃這樣的工藝品,是選擇把每一層單獨進行制作,隨后再在十多層全部都制造完畢之后,選擇用一層一層包覆的方式,將事先生產完畢的部件組裝在一起的。但是,鬼工球卻不是這樣。
在擁有那個條件的古代,完全可以選擇價格非常昂貴并且數量相當稀少的象牙作為進行雕刻的原材料,傳承這門手藝的工匠們在時代來到新中國成立之后,出于動物保護方面的法律要求,因此已經不可能使用象牙來制作鬼工球。所以,他們在那個時代所選擇的原材料,是木料。
在選定了自己所需要使用的木料種類之后,提前準備好一塊保齡球大小的方形木塊,工匠接下來需要使用車床,將這樣一塊四四方方的立方體木料加工成為一個尺寸非常標準的球體。
在得到的球體上面使用鉛筆設計花紋,并且按照自己所設定的花紋進行雕刻,工匠當然還不忘記在球體上面開出直徑不過幾厘米的圓形的小洞。
小洞所擁有的深度并不深,充其量也不過就只是幾毫米而已,工匠接下來需要在自己挖出來的這個小小的圓形淺坑上面花功夫,隨即使得原本沉甸甸的實心球體,能夠被加工成為一里一外、彼此分離的兩部分。
外側的部分是一個厚度不過幾毫米的中空球殼,并且這個外殼還沒有任何的接縫,不可能像打開俄羅斯套娃一般將其一分為二,鬼工球假如只是擁有這樣的內外兩層,那么根本就不值得讓人震驚。
在完成了第一層外殼的加工以及雕刻之后,接下來就同樣需要在里面的實心球體上繼續設計全新的花紋,工匠接下來會把被包裹在第一層球殼里面的實心球體再次加工成全新的第二層球殼以及更里面的實心球體。
每一層球殼都進行了雕刻或者鏤刻處理,擁有非常精巧的花紋以及看似單薄的厚度,鬼工球的球殼,形狀全都非常的規整,絕對是一個足夠標準的正球體。
只要工匠的技術足夠高超,那么甚至于能夠把一開始得到的保齡球大小的木料,加工成為擁有十幾層或者幾十層的結構,工匠在自己的技術達到瓶頸,沒有辦法繼續加工出更里面的球殼之后,就會選擇將最內側的部分作為一個實心的小球保存下來。當然,這個最內側的小球也是進行了雕花處理的。
正是因為需要把一開始得到的原材料通過這種一層一層向著內部加工雕刻的方式進行處理,所以才會選擇使用象牙或者木頭這樣的原材料,工匠們沒有選擇特別受到華夏人追捧的玉石材料,完全就是因為玉石材料太脆的緣故。
如果沒有足夠優良的柔韌性和延展性,那么就不可能扛得住幾毫米的厚度,制作出來的每一層球殼都能夠在外力的撥動下自由旋轉的鬼工球,根本就不是質地非常堅硬并且還非常脆的玉石能夠勝任的。
無論是加工技術再怎么高明的工匠,能夠把玉石原材料加工到第三層,就可以說是到達了極限,這樣的原材料是注定不能夠讓鬼工球的層數達到登峰造極,讓人嘆為觀止的程度的。
“真是沒有想到,梁家居然能夠在這個年代找到依舊堅持傳承這項手工藝的工匠。被改造過后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能夠擁有如此精美并且稀少的藏品,梁家這一次確實弄得很不錯。”
園冶在參觀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身處于虛擬空間之中,因此她不可能不知道擺放在自己面前的展品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實體,而完全就是虛擬空間當中制造出來的模擬替代品。但是,雖然出現在虛擬空間當中的物品都是沒有真正實體的,這卻并不代表梁家就沒有找到真現實中的工匠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