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本人從來也沒有想過要去復原修建會館建筑,但是在上輩子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卻是親自參觀過會館建筑的,園冶所造訪的會館建筑并不位于北京,而是位于重慶。
重慶湖廣會館,坐落在重慶市渝中區長濱路芭蕉園一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始建,道光二十六年擴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重慶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湮沒于下洪學巷東水門危房群中的湖廣會館,已經成了居民住宅和單位倉庫,且年久失修,大量木雕、石雕、廳堂、樓閣損毀嚴重。
事后由相關部門撥款修復、重建以及改造、維護,這才得以在園冶上輩子造訪這個景區的時候擁有了一個比較體面的樣貌,重慶湖廣會館當時的占地面積已經接近兩萬平方米,且囊括禹王宮、齊安公所、廣東公所等清代古建筑群以及補充建造的仿古建筑。
完全看不到當年破敗的模樣,而是在修復補建下煥發全新的生機,景區內部建筑大多沿襲明清時期的四合院布局,采用不同的屋頂結構,包括懸山、歇山、卷棚等形式,既承襲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以及江南一帶的典型建筑風格,又融匯重慶傳統建筑特色。
“不知道梁家在接下來的會館景區的開發過程中,會不會像當初被記載在書上的中共一大會址一般,搞一些等比例的模擬假人,還原當年會館盛行的時候,生活在會館當中的人的日常面貌。”
“中公一大會址?”自己本人當然是不可能造訪過這個曾經位于地球上的地點的,許星馳聞聽此言,表示非常的好奇。
“是啊,中共一大會址位于上海,是一座具有典型上海風格的民國時期的建筑。單純從建筑物的角度來看,中共一大會址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景點,最起碼,假如沒有了它作為會議地點的這樣一重歷史特殊性,那么,這座建筑物很明顯是不可能擁有那么多的參觀者紛至沓來的。”
“由于整個景區其實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以參觀這個地點當然是用不著花錢的,中共一大會址這個景點不但在內部提供了一些非常寶貴的歷史文物,與此同時還使用蠟像還原的方式,將當年開會時的一個場景,再現在了會址內部。”
當初跟隨自己的同學以及老師一起去上海學習,隨后在坐火車離開上海返回北京的當天,迎來了兩個多鐘頭的自由活動時間,園冶對于到那些高樓大廈里面去購物或者用餐沒有任何興趣,因此便拉上身邊幾個同樣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的伙伴,去往了位于黃浦區的中共一大會址。
“設立在重慶市渝中區的湖廣會館,就如同中共一大會址一樣,使用等比例蠟像模型的這種方式,在會館內部復原出了清朝時期的平民百姓是如何在會館內部展開平日里的正常社會生活的。雖然,在陰雨天的時候造訪湖廣會館,游客稀少的時候身邊還圍繞著這么多的蠟像,確實會讓人感到有點陰森森的,進而嚇一跳。但是,假如是在陽光明媚的晴天里,那么,這就絕對沒有問題。”
在當初造訪重慶湖廣會館的時候,非常認真地觀察研究過景區內部的建筑物,與此同時也打量過那些被設立在了室內的,或者站或者坐的等比例蠟像,園冶對湖廣會館最為深刻的印象卻并不是這兩個部分,而是景區內部所擁有的“湖廣填四川移民展覽區”。
湖廣填四川這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具體發展過程,說起來實在是有些麻煩,總而言之就是——四川地區的人口銳減,因此政府號召其他省份的人移民到這里去定居,而包括湖北、福建、廣東、廣西、江西這些省份的移民,還當真有許多人響應了封建統治者的號召與指令,離開了自己原本所居住的地方,舉家移民進入了四川。
針對這一主題設置的展覽分區,在當年造訪景區的園冶看來,其實還是打造得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