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筱筱大步走進去,喝住了那滔滔不絕的媒婆。
那媒婆轉頭一看見是白筱筱,立刻就住了嘴。
雖然大家都是媒婆,可野生的惹不起官府的,那媒婆囁喏了兩句,拔腿就溜了。
白筱筱也不跟她計較,過去跟正在默默垂淚的楊紅線說了這個好消息。
有了這道律例,楊紅線此生只要自己不愿意,便也沒有人能再強迫她改嫁。
楊紅線愣了一下,笑了起來,笑著笑著卻又哭了。
她掙扎著在床榻向白筱筱行禮:
“多謝白官媒為我盡心謀劃,這律例是因你而改,謝謝你的大恩大德!”
“不不不,這律例并不是因我而改,而是因你們而改!”
白筱筱沖楊紅線還禮,卻沒有應承這份恩情。
她只是這個世界的一個過客,真正讓律例更改的,是昭玉公主,楊家侄女,以及楊紅線這些可憐女子的命運。
是她們的凄慘人生,最終撼動了朝廷的惻隱之心。
從此以后,這些女子的人生可以多一份選擇,可以多一條生路,不必無可奈何地成為朝廷增加人口的工具人。
但是陳家人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則是平平。
一來是因為陳二丫前世的悲慘命運此時只有白筱筱一個人知道,陳家人雖然也聽說了楊紅線的悲慘處境,但刀子沒割在身上之前,是不可能感覺到痛的。
尤其是陳二丫本人,對說親這件事并不抗拒,甚至因為無聊之下看了些話本子,對男女之情還抱有幾分美好的幻想。
二來,陳二丫和楊紅線不一樣。
楊紅線有手藝,能夠自力更生,但陳二丫自小被家中嬌寵,基本上什么生存技能都沒有。
而陳家父母,遲早也會離世,對于兄嫂來說,她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累贅,所以最后丁氏才會想辦法把小姑子嫁出去。
此時的陳家父母,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也沒想到讓女兒終生不嫁,也是真真切切想要籌謀著給女兒找個好婆家。
可是陳家的光景,也就是在村里好一些罷了,也算不上什么富戶,無論是從家世還是從陳二丫這個人來說,找到好親事的希望很渺茫。
如今白筱筱跟他們說起朝廷的這個律令,陳家父母直接想歪了:
“白官媒的意思,是不想替我們二丫說親了?”
白筱筱很想說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但她想了想還是改了口:
“你們誤會了,我只是覺得二丫是個聰明的姑娘,這會兒年紀也還小,若是讓她跟著楊姑娘學一些傍身的手藝,日后嫁了人,想必也能過得更好。”
“這……我們二丫怕是吃不得苦……”
陳母很是猶豫。
她女兒已經夠不幸了,她怎么舍得讓她女兒吃苦呢?
旁邊陳二丫的大嫂卻是把這話聽進了心里去,趕緊接過話頭:
“娘,白官媒這話說得很是,楊姑娘那一手針線活,十里八鄉都有名的,二丫要是學會了,不說謀生計,便是將來嫁了人,也能討得婆婆夫君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