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午休,蕙如上了網,查閱了一下公司,她突然對這家公司有了很多的興趣,她想要對公司多了解一些。
網上的信息很多,從公司電影獲獎到政府的各項活動,還有各類型的廣告宣傳片,她都認真的看了一遍,拍的真是很好啊,畫面唯美,富有創意。
好像還有一家關聯的演出公司,她也有印象,許多的活動現場都能看到這家公司的LOGO,很有知名度,沒想到竟然也是子龍開的,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她對子龍充滿了好奇。
又查了一下子龍的信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找不到任何資料,翻了半天,只有公司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他就像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一樣,他難道是個隱形人嗎?
帶著一顆八卦的心,蕙如悄悄地向孫琳打聽了一下子龍的情況,而孫琳的回答簡單明了:“領導是一個很低調的人,不愿意出風頭。”
低調?這個詞竟然會用在他的身上,不過自己也確實對他沒有了解,沒有權力評判。
整個下午都是在不停地接待中度過的,來了好幾撥美女,據說是子龍構思了一個新的電影作品,想找一個能夠擔任主演的女孩,要求還很特別,不要求有多么漂亮,不要那種網紅的瓜子臉,要的是那種一看就很清純,顯得非常可愛的類型。他不會是一個戀小孩的人吧,蕙如內心里有種小齷齪的開心。
演員是導演思想最直接的傳達者,通過演員的表演,將影片中的角色演的深動人心,才能達到引起觀眾共鳴的目的。在創作影片和實施導演思維的過程中,他們將是重要的搭檔,所以作為導演的子龍對選角非常重視,親自篩選每一名面試者。
選角是在電影拍攝開始之前圍繞著導演中心思想的第一次表達,立足于劇本闡釋,在選角過程自然是首重演員的外表,但是演員外表是否符合子龍對于角色的愿景,并不及演員在外表與舉止上投射出的特質來得重要。
在參與選角的過程中,蕙如感受到了子龍的專業和嚴謹。子龍按照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電影電視教授Kendancyger的選擇標準列出一份清單,以此來評估演員:
1.、專業性(professionalism):指的是按時到場,以專業的態度回應面談。演員到場是想受雇扮演角色,導演到場是要雇用演員,如果會面無助于達到這兩個目標,那就是導演和演員的失職。
2.、演員賦予情境的張力(tension):當個性、愿望和機遇融為一體,張力就會顯現。演員能夠制造多強的張力?演員怎樣產生并傳達這種張力?張力可以化為能量。如果演員無法產生必要的張力,導演心里會忐忑;如果在某種環境(比如試演)下,演員激發的張力超出了導演的預期,同樣會引起擔憂。導演不但期望演員有張力,而且希望張力對演員起到正面作用。
3.、能量(energy):好演員知道,不管影片類型為何,能量都是關鍵。快樂、悲傷、憤怒、機智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