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后,天就黑的特別快。黃鳴買了一身當年黃走也曾穿過的灰布棉袍款式,攏著袖子投了一家店鋪,睡至二竿,在樓下點了一份面食,看了看陰沉的天,或將下雪。
下雪更好,雪天地明,更宜趕路。
按照黃鳴的計劃,年關前要趕至十里荊坡,去參與那場每年初七的拍賣會,找機會將手里這枚靈幣換成靈珠,借助靈珠突破眼中氣竅瓶頸,這是當務之急。突破瓶頸后,以“吃辣嶺黃鳴”的身份揣著令牌入那太青門。
黃鳴回到二樓打坐至晌午,掏出了那本只有半幅封皮的徙倚引氣集略,只是越想越覺得怪,就封皮來講,保存的極為完好,那后面的書皮去哪了?于是黃鳴翻開最后一頁,在那句抱璞解玉上才發覺了一些端倪。
黃鳴引氣入書看了最后一段的備注,上面用精細小楷注釋:解得竅中玉,才見始與終,銜脈入竅玉,人事大不同。
小楷后面還有六個字,白鷺山竇白葵。
黃鳴又拿出了馬管事給的那張堪輿圖,在東北部確實標注有白鷺山遺址的字樣。便有些恍然,既然宗門不在了,那就不用怕被呂稼之外的修士覬覦了,只是這本抱璞得玉的徙倚引氣集略注定是無法帶黃鳴走入銜脈期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好黃鳴自幼心大,也并未懊惱,依然在前往太青門之前,不打算參考其他修行吐納之法。
因為想參考也沒有。
用過晌午飯,又買了些許干糧,與店掌柜一并結了房錢后,黃鳴就大踏步向鎮外走去。
一路走走停停,黃鳴心思依然放在修行上,徙倚引氣集略第二頁上的精華都在掌氣二字,針對修士常年引氣至手掌開辟的快速引氣法門,已被黃鳴摸了個七七八八,再用呂稼與孟驢兒的那場打斗加以佐證,確實背后有傷的呂稼在引氣速度上要比孟驢兒要快上一籌,只是是否是由于呂稼的氣竅比孟驢兒更加接近手掌,又或者呂稼氣竅的氣量或個數多于孟驢兒,就不是黃鳴拿捏得準的了。
還是缺乏實際打斗的經驗,畢竟老于當年強出自己太多,更多還是和自己鬧著玩,一路走來一直這么瞎琢磨,真就不是個事兒。
就這樣走了四天,已出了老林地界,不再有山,反而地勢越走越低,應該是原先的走江路,沖擊峽谷無疑了。
雖有堪輿圖,但這些天零零散散的雪花已經埋沒了前人行走過的痕跡。黃鳴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才摸到了峽谷的入口,只因天色已晚,便就近射死了一只雪兔,剝掉皮毛后,拿出火石堆在柴火處烤了起來。
只是這雪越下越大,火勢越來越難以維持,黃鳴只得撕下四只兔腿先烤熟吃了,用雪胡亂擦拭完雙手后,踢了些許雪蓋在了兔身及那將息未息的火苗上。
已是那一更天,雪花像那不要錢一般陸續砸了下來,黃鳴揉了揉眼看看天空,不如找處峽谷縫隙避避,小些再趕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