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滿意點頭,正色說道:“太后最近正在籌劃采選之事,想必你也從中吃了不少苦吧。去年太后也舉行了一次采選,不知皇后是否知道,去年采選的秀女都有何來歷?”
迎上明宗審視的目光,張皇后垂眸答道:“秀女的身家背景,臣妾都有確認,都是一些身家清白的名門貴女。而且那批秀女皆由太后親自審核挑選,太后關愛陛下之心,著實讓人動容。”
聽她這么一說,明宗已然清楚,想必太后的心思,皇后也定是有所覺察的。
明宗略微思索,接著道:“那些秀女的確個個都是太后精心為朕挑選的”,他特意在這“精心”二字上加重了語氣,“可去年朕剛登基,諸多事宜有待處理,再說先帝剛剛駕崩,朕悲痛萬分,實在無心后宮之事,便以此回絕了太后好意,沒留下一個秀女。”
張皇后清楚察覺到,明宗今日對自己這位皇后很不一樣,感覺比以前多了幾分信任。
想起來,自嫁給他當太子妃直到后來入主中宮,明宗從來都是對自己相敬如賓,卻從不曾對自己吐露過內心的想法。
而今日,從敬妃到太后,明宗都將內心所想一一相告,想到此,皇后心里不免感慨萬千,也多了幾分溫暖。
她很清楚,嫁給他,不過是一樁政治婚姻。那顆少女的芳心,早在接受這樁婚姻之時,便被她埋葬了。她深知,在這囚籠般的宮中,在這中宮的寶座上,男女情愛只會是她的催命符。
這些年來她總是自嘲,她將自己變成了一個無心之人,才會這樣不去介意他的身邊將有多少女人吧。
其實她也曾有過爛漫的少女心思,讓許多人都醉生夢死的權勢,卻對她沒那么大的吸引力。支撐她往前走的,只有責任,只有作為家中嫡女的責任,作為天家皇后的責任,僅此而已。
盡管已經想得十分透徹,但在責任的路上走得久了,有時也會覺得冷吧,能得到身邊人的一些溫暖,何嘗不是一種福分呢?
短短時間里,皇后的心百轉千回,越想便越加珍惜這難得的一絲信任。
明宗又飲了一盞茶,繼續道:“但如今已是康定二年,如果朕還繼續拒絕,違了太后的心意,怕就會落下一個不孝之名了。新朝剛立,新政推行,諸多勢態不明,在這關鍵時刻,朕實在需要考慮甚多,不敢輕舉妄動。”
“陛下所慮甚是,臣妾明白。所以,臣妾也是支持今年采選的,打心里希望這次采選能完滿舉行,為陛下的后宮錦上添花。”
“采選的事,朕自是十分信任皇后的。只是太后對此事怕是早有打算。”
“那照陛下之意,今年的采選便由太后全權負責如何?”
明宗似乎有些驚訝張皇后會這樣說,他先是微微一怔,后很快整理了神色,擺擺手道:“不必如此,你是皇后,這等事本來就該由你負責。想來,太后也是礙于此等規矩,不好直接干預,才在近日多番為難于你。”
“陛下言重了,太后并未為難臣妾。”
“你一向端莊識大體,朕心甚慰。今日朕來找你商議此事,是想提前跟你交一下底。朕想,經過去歲的事情,太后自不會再像上次那樣。
但也必定給朕特意安排了人,如若皇后你不知道,拂了她老人家的意,可能會有麻煩。
所以,朕去給太后請安時,會親自聽聽她老人家的意思,得知太后心儀人選之后,朕會斟酌該留下哪位秀女。”
“臣妾謹遵圣命。”張皇后聽罷,盈盈施禮,明宗晗首扶起,帝后二人又把盞商議了許久,明宗才起駕返回乾清宮。
次日,明宗一下朝便前往壽康宮給太后請安,恰巧遇到皇后給太后請安結束,起駕回鳳鸞宮。
帝后二人禮畢,相視一笑,便心照不宣,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