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知腹誹得很:紅燒肉出鍋兩個時辰吃起來冷膩得很,還仿制**塔,里面又不曾加了蛇肉。
秦府的飯菜簡直讓人大失所望,倒是秦府的新府址妙得很。
應天府四面環山,山多水少,城中難得一月牙形湖泊,名月牙湖。秦府的新址就在這湖的月牙尖上,河岸蜿蜒,恰若綺霞綿延之迤邐,又如少女戚眉之幽然,真真是一塊難得的寶地。
古往今來,搞營造的繪圖師們對于這種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總是摩拳擦掌,好比技藝高超的繡娘見了上等布料與金絲銀線就總覺得只有自己下手才不算荼毒了這好料子。寧知雖在匠造閣替師傅打下手,也造了好幾座天上地下的宮闕寶殿、亭臺樓閣,但神族的任務單都未免局限了些,天庭要求的風格無非是金光燦爛、巍峨莊嚴,使人見之便生敬畏之心,洞府則要求務必營造出世外桃源、不理俗世的高雅氛圍,總而言之,兩家給予的設計空間都著實不大。
現如今既沒有種種拘束,又沒有師傅管轄,更得了這樣一塊好地,壓抑幾萬年的設計熱情簡直噴薄而出,寧知幾乎是廢寢忘食,中途小夏說桂花開了讓寧知吃桂花糖藕寧知都沒顧上,連畫七十九天,翻改數十次,終于完成了這個自以為曠世佳作的圖紙。
等寧知心滿意足地托老夏把圖紙交往秦府時,寧知在心里默默地贊嘆自己道:還能有人對這個設計不驚嘆、不稱贊的嗎?想必秦大人一定也對這份圖紙贊不絕口。為了盡快將營造圖變為現實,寧知已經開始著手訂制苗木和建筑材料。比如以前曾在季山見過的某棵石榴樹,無論高度還是冠幅,身形或是果量都與寧知圖紙上的府邸花園是絕配,得快快去看看還在不在。
砂石易得,苗木難求,寧知顛簸了三天跑到季山,幸而那株石榴樹因苗圃主人開價太高,尚未出售,于是寧知樂滋滋地花了重金在季山苗圃定下那棵石榴樹和一批苗木,美洋洋地趕回應天府。
老夏卻面露難色:“府尹大人說,這圖,還得改一改。”
寧知愣了愣,“怎么改?”
“這……秦大人說青磚鋪地太寒酸,最好改成漢白玉,還有這面景墻石頭太普通,須得上好的黑富金大理石才好,還有這,秦大人說……”老夏滔滔不絕。
“去他娘的秦大人”,寧知一把搶過圖紙,“老夏,你去告訴秦大項,只有地宮才是這樣的鋪法,你問他是不是要建地宮,要是的話我就給他換漢白玉。”
老夏簡直要哭出來了。默了一回,老夏畢竟是個人,怕官怕賊怕天災人禍,不比活了好幾萬歲的神族,皮實程度肯定不能跟寧知比,何況小夏請寧知吃了那么多碗柴火餛飩,著實不好為難老夏。但改圖寧知肯定是不愿意的,于是老夏只好替寧知去回了秦府,請他們另請高明。
沒過多久,秦大項的新府邸到底開工了。寧知偷溜進去看了一回,果然是一批批漢白玉大理石往里運,更氣人的是,他們還在月牙湖的湖尖上搭了一座漢白玉的橋和一座金碧輝煌的亭子。這等庸俗不堪的造園手法,月牙湖要是有靈,氣也給氣暈過去了,寧知倒是想施法毀他園子,但想想毀了他,他還得再建一次,指不定更建出什么奇葩,到時候寧知豈不還要再生一次氣,何況神族在人間施法殺人毀物可是重罪,為秦大項這個庸才破忌,犯不上。
索性眼不見為凈,寧知只權當沒這會子事,努力讓自己別再想這事。又過了一年,除了傳說中桂花飄時的桂花糖藕沒吃著,小夏帶寧知把應天府幾乎吃了個遍。收好包袱,寧知準備告別老夏和小夏,挪個新地方。
老夏不在家。小夏說,“寧知姐,桂花馬上開了,你不是一直想吃桂花糖藕嘛,再等等!”
寧知說,“不了不了,你一說桂花糖藕我就想起去年畫圖的時節,桂花香味夾著一股漢白玉的石頭味,怪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