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張八仙桌,通體黝黑發亮,材質為小葉紫檀無疑。直腿直接連桌面,無束腰,長寬一米有余。桌面邊抹較寬,攢框打槽,以木板做面心板,面心板為獨板,桌面心后面裝托帶,以增大桌面的牢固度及承重度,給人以古樸穩重的感覺。
“這是祖上留下來的老物件,要不是現在我欠了一屁股債,也不會拿它來頂賬。”
瘦男人面露無奈之色。
楊胖子看了看這件家具,笑著說道。
“恩,看著像是個老物件。”
瘦男人聽完后面露慍色。
“楊哥,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什么叫像?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清代八仙桌。百年朝上的老物件!”
看瘦男人竟然因為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生氣了,楊胖子馬上賠笑說道。
“你看我這張嘴,是,就是貨真價實的清代八仙桌。”
說完后,楊胖子轉頭看了看孟祥。
孟祥明白楊胖子的意思,該他去驗驗貨了,就走了上去。
孟祥在書上見過這種結構的八仙桌,這種八仙桌的桌面四邊長度相等,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故在中國民間雅稱八仙桌。幾案類家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有虞氏的時代,當時稱為俎,多用于祭祀,案的名稱在周代后期才出現,宋高承選《事物紀原》載:“有虞三代有俎而無案,戰國始有其稱。“桌子的名稱在五代時方才產生。明清盛行,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幾乎家家都可以尋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知道由于是傳統家具,又是實用器,因此這種家具現在的存世量也比較大。
在我國民間,每逢喜事節日宴賓會客。最是講究用八仙桌。而八仙桌的由來,傳說與蓬萊八仙有關.相傳八仙過海時無意惹怒龍王,東海龍王便與之交戰起來.因兩邊實力相當而久戰難勝,勞累疲憊,退踞海灘稍憩,頗覺腹中空空,饑餓難忍,便分頭尋食充饑,哪知一眼望去的海灘薄地,荒無人煙。除曹國舅一人未回,其余個個掃興而歸。原來曹國舅一人不辭勞苦,遠行至內地,忽聞一股奇香撲鼻,不覺垂涎三尺,立即尋香進入凡間一莊上,喬裝農家村夫在莊主宅院窺視,只見四方桌上八人圍座、誘人的菜肴一個接一個地上。國舅尋思道:我原乃朝廷國舅,宮廷菜肴我享用得發膩,農家菜肴我未曾見過,何不先讓我大飽口福,忽想眾仙友腹空我豈可獨享,繼而采帶了七樣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葷,所以又為其獨帶了—素菜,計八大碗并留言:國舅為眾仙借菜八碗,日后定當圖報。從此以后人們為討吉慶改方桌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冷碟、八大碗菜)并一直流傳到今。
關于八仙桌還有另外一個傳說,八仙結伴云游天下。有一天,路過杭州,聽人說杭州有個畫圣吳道子,就一齊來拜訪。吳道子正在家中作畫,忽見這么多客人來訪,原來還是八仙,連忙上前把他們迎進房內,搬椅子倒茶忙了一通,海闊天空的談論起來,不知不覺天已暗了下來。吳道子想:難得八仙光臨,要招待他們吃飯,吩咐下人準備酒菜。可是這么多人沒有一張大桌。吳道子靈機一動,大筆一揮,畫出一張四角方方的桌子。正好夠坐八個人。高高興興地吃喝起來。呂洞賓問吳道子:“吳先生這張桌子倒很實惠,叫啥名字?”吳道子想了想說:“我為你們而作,就干脆叫八仙桌吧!”
眼前這件,至于是不是老物件,孟祥也難以馬上做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僅憑自己那點經驗,一時也難以判斷。孟祥雖然也看了不少關于古典家具鑒定的書,但是那都是理論,現在馬上接觸事物,自己心里也有些露怯。
看著孟祥看了半天也沒說話,大牛就急了。
“兄弟,怎么樣?是不是清代的?”
說完,見孟祥并沒有說話,大牛也湊到桌前仔細打量起來。
瘦男人對于兩人光看卻不表態頗有不滿,索性走出了房間。
“咚咚咚”
“誰呀?”瘦男人不耐煩的沖著門喊。
“兄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