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我不是仗著先知優勢,清楚某些家伙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麥克米蘭在賣藥之后,其實是愿意利益均沾的。”
“那么麥克米蘭基金呢?會賺這個錢么?”鄧布利多問。
厄尼搖頭:“這種浮財太顯眼,真要稽糾很容易,都不需要動用超凡力量,以凡世金融系統的嚴密性就能做到。
所以才格外需要拉人下水,一起抗風險。
麥克米蘭基金不賺這種熱錢,而是賺大方向性的。
比如投資未來的風口行業……”
厄尼又解釋道:“麥克米蘭不賺,不是嫌這錢臟,而是已經遭人恨,再大筆賺錢,且賺的這么輕松,您的招牌也未必壓的住。
當然,一點不賺,也顯得假。畢竟會賺錢的名聲已經在外。
拿出一小部分,小來小去賺點糖果錢,還是要的。
說到這個,我這里表個態,我并沒有興趣打造什么萬事不移的財富家族,也對炫耀型消費沒癮。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輩子錦衣玉食大概需要花費多少錢,是能估算出來的。對自己有交代,對后裔有交代,也就可以了。
而您的情況,則不同……”
話說到這里,厄尼打住了。再說就深了,也復雜了。
而之所以提這話茬,主要是按照原歷史,鄧布利多是有機會出任魔法部長、取代福吉的,但鄧布利多最終選擇了學校。
在厄尼看來,學校其實有麥格教授等人頂著,問題就不大,尤其是終究要放手,且長也長不了幾年的背景下。
以鄧布利多的個人威望,再加上魔法部長的權力,真的能做很多事。
伏地魔又怎樣?還不得從純血權貴那里籌錢,否則怕是連個大型集會都辦不起吧?
打仗就是打經濟。這個道理搞不明白,且不能放在首位,鳳凰社也好,鄧布利多軍也罷,有一個算一個,越混越慘是必然結局。
原著也就是仗著是童話,且強行造成心魔已成的大勢,伏地魔硬是要跟哈利·波特懟出個死活,這才被絕地反擊,一擊致勝。
若是沉的穩些,官方已易幟,銀行已倒戈,媒體喉舌也在掌控,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讓社會運轉。莫非鄧布利多軍可以不吃不喝一直糗在霍格沃茨?
就算能,一幫漸漸被群體拋棄了的少數,有啥意義?
刺殺,游擊戰,這可是超凡世界,類似刺殺暗殺這類事,哪年沒個幾樁?像伏地魔那樣的強者會怕?有的是想踩著敵人的尸首飛黃騰達的。被通緝追獵,吃不上、喝不上,一日三驚,能熬多久?
至于外部壓力,學小胡子剛上位那會兒,信誓旦旦保證一下,說點軟話,表演一番。莫非國際巫師聯合會,還會為了幾個巫師跟英倫巫師界開戰?
有志之士,清醒之人又怎樣?如果吹哨人足夠管用,世間就不會有那么多悲劇。
所以說,厄尼希望通過這些事,讓鄧布利多認清一些事。不要太過愛惜羽毛,也不要怕精力不夠,以及那潭水太深太臟。
勇于承擔重任,至不濟,回頭也可以玩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嘛。
況且以伏地魔的喪心病狂,誰還能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