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奇帕奇的公共休息室,自然不缺神奇之物。
不過,‘神奇’的表達,并非是阿凡達那種艷麗妖嬈的造型和光彩,也非黑暗系列的驚奇詭異,而是平凡卻有趣。
比如說,這里最常見的,就是仙人掌和蕨類藤蔓。
前者多擺在彎彎曲曲、沿墻擺列的架子上,品種各異,往往會對過往或接近的小巫師,扭身跳舞。
后者則寄居于掛在天花板上、走道上的銅制小火盆中,當小巫師從這些蕨類和藤蔓下方走過,它們會幫其梳理頭發。
看到這類神奇的特性,厄尼就很容易想到,為什么紐特·斯卡曼德,最貼心的寵物,是護樹羅鍋了。
小巫師們的起居室,就像一個個放大的扁圓糖盒。
身在其中,又有幾分地下室的既視感,因為圓窗戶從內看,開的位置略高,從外看,卻是緊貼著地面,這點跟倫敦那種帶地下室的聯排屋的格局很像。
其他就沒什么了,也是一屋住五人,房間像披薩餅等分那般均成六等分,其中之一是門戶,余者都有床頭柜,小書桌和椅子。
床本身也是四柱床,但是否掛床幔紗簾,則取決于個人偏好。
非要說還有值得一提的,無壁爐,無電力照明,能吐槽一番。
尤其是連燒柴油的那種馬燈都無,用的是更加古老的蠟燭提燈,那照明效果,真是不敢恭維,與電影中有各種補光大不相同,身處這種環境,唯一想做的就是睡覺,看書什么的,久而久之絕對會將眼睛熬瞎。
“細節呀,真是致命的細節,果然是鞋舒不舒服,只有穿鞋的最清楚!”
厄尼使用的是三層床幔,外層是暗金色的絲絨,中間層是天藍色的棉布,內層是白紗,他休息時更喜歡素雅的冷色調,給人以平寧潔凈的感覺。
第二天一早起床后,窗外的景致,給厄尼帶來一些驚喜感覺。
就見青草地被微風吹起漣漪,蒲公英四處飄散,幾十米外的草坡下,偶爾有路人走過……
這種接地氣的自然之美,對厄尼而言,要比那種俯視河川山野,來的更有感覺。
另外,由于在草坡上,窗子開的雖低,但屋子里的光線很充足。
“不錯,不錯,接下來,就了解下獾院的風土人情,看是平頭哥多些,還是狗子多些。”
狗獾和蜜獾,算是分部最廣的兩種獾類了。
厄尼個人更喜歡狗獾,從頭到脊背三道白,有些像浣熊,厄尼前世放假去姥爺家,在山野中見過。
蜜獾就比較陌生,基本只記得暴躁的平頭哥這個梗。
讓厄尼略感失望的是,獾院各年級互動的機會不多,也不曉得各個分院都如此,還是僅是獾院這樣。
跟小獾們互動最多的是同年級的小鷹,就像小獅子們和小蛇們總是能一塊上變形課、魔藥課相似。
給厄尼的感覺,小鷹們對小獾們的態度,就像前世重點班學生對待后進班學生的態度。
小鷹們很少像小蛇那般直接噴毒,但去格外拿架,用睥睨的目光斜下看,偶爾還會相互小聊,然后露出會意的微笑,就仿佛一幫富小姐,在岸上看窮苦人在泥溝里干活般。
實際上,就學習表現而言,小獾們跟小鷹們的差距,遠沒有厄尼預想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