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個學院,都有來自麻瓜家庭,事先對魔法學問接觸近乎零的學生。
而那些巫師世家出身的,日常或趣聞八卦方面是知曉的很多,但相對枯燥且有一定危險的正經課程,知曉的就很有限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麻瓜家庭的出身的,來霍格沃茨前,基本都是小學畢業的文化程度。
不敢說多高明,但文化底子扎好了,學習的習慣也養成了。
巫師世家的則不同,他們事先連幼稚園大班都沒上過,基礎的學識,比如識字什么的,都源于家教。
家教不是說不行,而是尋常家教,最大的問題在于不成體系。
這跟凡世哪怕是那些公校,也是經過千錘百煉,其課程的安排,課本的選用,自有道理,屬于成熟的泛用型啟蒙教育、明顯比不了。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世家小巫師們的集體生活能力,明顯更差一些。要么笨拙害羞,要么桀驁張狂,前者比如羅恩(納威屬于太過的),后者比如常見的小蛇(德拉科也打不進常規)。
所以綜合一平均,世家出身和麻瓜出身,還真就半斤八兩,各有長短。厄尼覺得,倒是很適合玩一幫一,一對紅。
在這種背景下,或許小鷹們頭腦靈活,聰慧機辯,但既聰明又勤奮的卻不多。
而小獾們則普遍有笨鳥先飛的覺悟,讀書很用功,只是有時候顯得有些死讀書。
各有倚仗,縱然小鷹們表現的更出彩,但小獾們大多數時候也能中規中矩的回答上問題,不夠活用,卻也不能說錯。
另外這才剛入學幾天,能有多深的成見?
那么小鷹們看不起小獾們,是源自什么?
迷之自信?聰明所以傲慢?
厄尼認為,架著‘傳統’之名、堂而皇之散布的學院風氣,恐怕才是罪魁禍首,以至于日常鄙視,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或許當初這么搞,除了創始人的理念各異,也存了引入競爭機制,互相促進的心思。
但競爭成了攀比,促進成了賭氣,各種鄙視鏈大行其道,這顯然就是事物兩面性的體現了。善因未必結善果。
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謂人脈網,也僅僅是在本學院中建立最現實,跨學院,不是說不能,而是成本明顯比較高。
得有凌駕級別的交際手腕,得有曲意結交的覺悟,否則極難收獲想要的交情。
這當然算不得友情,都刻意為之了,自然只能說是交情。
又或者等四年級在荷爾蒙的躁動影響下,開始玩異性互動?
一想到這個,厄尼就容易犯羞恥戰栗,一陣陣的打哆嗦,并為自己臆想中的裝嫩樣子深感膈應。
第一堂魔藥課,在入學的第三天上午到來。
厄尼正襟危坐,心懷期望。
他對斯內普沒有什么特別好感。
他覺得也就是那些浪漫過頭的小女生,才會對這一人設粉的要死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