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工作,是你的主要目的,你不喜歡他,但需要他的協助,是不是需要忍耐和包容?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你們得溝通,甚至得更密切的協商,等等。
久而久之,你或許仍舊不喜歡他,但你得承認,你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且跟他能夠相處,甚至合作還行。
當有一天,在野外遭遇危險的事,在他和陌生人之間,在缺乏足夠交流溝通的情況下,你更傾向于選擇聯合誰共渡難關?
假如是這個你不太喜歡的同事,那他從某種程度講,算不算你的朋友?哪怕是只談功利的朋友?
好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要說,這是一種被動的人際關系,因為無奈,你捏著鼻子認了,跟對方湊一組。
反向思考,其實對方也很有可能是同樣需要忍耐你,畢竟你倆都沒有共同愛好,工作之外的話題也聊不在一塊……
與被動關系相對應的,就是主動關系。
一句話概括:我考慮到未來的某個時候,或許需要誰誰幫忙,所以盡管我不喜歡他,但仍舊與他保持一定的融洽關系,這樣當我需要他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獲得他的幫助。
而這就是成年人交友實用角度的本質。”
厄尼最后總結:“從這個角度分析,我的切入點沒毛病對吧?大家誰能離開吃吃喝喝呢?肚子咕咕叫時,誰還不想吃些美食呢?
你們可能覺得是我說話好聽,交友能力強,但實際上我的人緣看起來不差,很可能不是我有面子,而是我的美食有面子。
又或者因為什么什么原因,別人覺得,即便不交好我,也沒必要得罪。
況且表面上的寒暄熱絡,成本很低,微笑一下,說個Hello呀,也就可以了。不行再聊聊天氣?
成年人的世界,這種以禮貌為名的客氣寒暄,很多對吧?
注意,我不是說這樣做就是對的。而是說,它是一個角度。
通過它,我主動完成交友的第一次海選,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
我會區別出有志同道合的,說話好聽的,經住了考驗的,等等。
朋友層次也就慢慢出來了,泛泛之交,熟人,好友,摯友……
你完全可以將這個角度化作一種主動找朋友的方法,就看你怎么想。
當然,你非要說我有一雙神奇的眼睛,能夠看透他人心靈,又或我睿智無匹,看幾眼就知道誰好誰壞。那也都是方法,非常犀利的方法,我會很羨慕。”
“講的真好。”赫敏小臉紅撲撲的說。
“是嗎?那還不趕快慰勞慰勞我,親手給我熱兩串孜然魚丸,你看,好吃的都快被羅恩這家伙吃完了!”
結果漢娜也開始不聲不響的拿起有些涼的烤串架在無煙炭火上烤,片刻之后,赫敏遞過來:“先吃我烤的。”
厄尼欲哭無淚,心道:“現在的女孩子都這么早熟的么?這就開始修羅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