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打油詩,其實是厄尼前世為以燈塔國為代表的歐美同盟編的。
其背后都有大量的真實事件做依據。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真的就是又婊又立,以及侵犯他人他國的借口,同時也是傲慢自吹,自我感動。
只不過今生的屁股問題,讓他沒臉再用這詩噴人了。
1,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管他是吸資本家的血還是其他,都不能撇清他如今是資本家的事實。
2,從本心的角度,他得承認,一直以來,他恨的不是資本家,而是自己沒能早點成為資本家。
所以,本身不是什么白蓮花,簡單的表達下自己的立場,裝個我雖惡、但多少還有點原則的嗶就得了。
但這次為了更鄧布利多爭一爭,他把這詩搬了出來。并且輔以了一些事件說明。
最后,他道:“我能預言斯拉夫人的崩潰,自然也能預言更多。海灣戰爭(第一次90.8.2-91.2.28)只是一個開始,這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侵略行為,起碼表面上很正義。
可接下來就沒那么光鮮了,洗衣粉事件,是以自由世界之燈塔自稱的合眾國永遠無法洗脫的恥辱。”
鄧布利多沉默了相當長時間,才道:“總是有人鉆漏洞,扭曲概念。”
厄尼說:“這就是我們的不同了。您所占的基點是高尚,我所站的基點是務實。出了狀況,您想的是我能做點什么,我想的是人家需要出手么?
您覺得助人為樂,不為回報,我認為助人為樂,理應回報,只要求別人奉獻,不給予回報,那是耍流氓。您以自己為出發點,我以別人為出發點。為什么?因為這不是我的事啊。”
厄尼這番說辭,還真就是發自肺腑。
包括他對哈利他們的那些說教,他自己都時不時的自嘲,這是說教,我在碎嘴子。
就是在表達一個‘我在為別人好,但別人是否認可?’的態度。
如果別人樂意接受這份好意幫助,那固然好。
如果不樂意,那就是我自己在裝嗶,自我感動,收割情緒貨幣。
沒有直接明說,但意思差不多表達到位了。
愛聽不聽,可以當廢話,也可以當良言,反正我就這樣,不會改。因為在我看來做好人好事應當得到回報,以有利可圖做鼓勵,促使更多的人去做,而不是先得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才會做。
高尚的人就活該白白奉獻?
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真的合適?
不管怎么說吧,反正厄尼跟鄧布利多又鬧了點小別扭。
鄧布利多有著自己的固執和堅持,沒那么容易改變。
而且他也沒有改變的根本動力。
畢竟他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用在了正向上,而不像某些人,完全就是以之為托辭,為自己的下三濫行為打掩護。
后來,鄧布利多也確實接受了厄尼的建議,追加了薅斯拉夫人羊毛的投資。
但他以魔法誓約自我約束,若是不能在事后多少年內將財富返還給斯拉夫人,他就會成為不能施法的啞炮。
這個誓約可是夠惡毒的,也體現了鄧布利多的決心。
一個真正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高尚之人?
還是因活的足夠長,認識到‘萬般皆下品,但求留清名’?
厄尼覺得無所謂了,做人在跡不在心,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從這個角度講,鄧布利多整體而言還是當的起盛贊的,無論是過去的那些,還是眼下做的這些。
比如說小人國,你只能說他不切實際,卻無法在道德層面做處指責,甚至還要佩服人家的這份高尚。
當然,像厄尼這種務實派,佩服之余,也會再次扯回到現實中,表達不服:古往今來,好心好意,最終事情去辦壞的例子還少么?
但必須說,他還是更愿意跟白巫師交朋友。
其實,他在小人國的問題上堅持己見,主要也是擔心鄧布利多非要扛自己扛不動的包袱,最后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可能有人會說,這就是瞎操鬼心,鄧布利多三觀立定多少年了,慣性使然多少年了,怎么可能大變?
厄尼卻覺得,只要人活著,心靈不可承受之重就會一直存在。
而且,人老并不等于心理就一定穩健,否則也就沒有‘老小孩’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