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的自然是平衡的,就像一顆皮球一半浮在水面上,一半浮在水面下。
墮落則意味著一多半在水面下,代入山口山設定,等于是世界更貼近充斥著腐朽和死亡的亡者界域茲洛斯(又叫枯敗之界)。
而提到茲洛斯,就得說說以黑暗德魯伊為代表的德魯斯特,他們代表自然的黑暗面。
某位很有嗶格的法夜領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是平衡的保護者,輪回的護衛,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亦然。
在山口山,自然之子,死后便是荒野之靈,其所抵達的冥界,叫做熾藍仙野,法夜就是那里的管理員,類似地府班子。
從這些信息,就不難看出,德魯伊是中立者,平衡才是其本色,生與死,黑與白,光與暗,在其看來,不存在孰高孰低。
但以人類為代表的智慧生物們,生活在陽間、生者的國度,無論是從適應性,還是習慣上,都帶有了主觀偏向。
因此,像治療、守護,這兩個分類戰職,就屬于偏正向的。
野性是持中的,它有一條重要的準則,就是為了平衡消減生命,所以德魯伊也殺生毀物,而不是一味的奶,又或推動世界綠化進程。
黑暗德魯伊就是另一副面貌了,沒有多達四種的技法體系分類。
只有代表‘自然之復仇’的破滅之力,和代表‘腐朽沉降’的枯敗之力。
這明顯是跟他的德魯伊體系呈針鋒相對的關系的,那么他跑來這墮落森林,算是墳頭蹦迪了。
鄧布利多倒是實力在線,很快就找到了道路。
魔杖一指,樹枝自行移開,將深邃如拱橋廊道的林路顯了出來。
兩人警惕前行,路上死寂無聲。
林路終于走到盡頭,一個巨大而又腐朽的花園出現在兩人面前。
鄧布利多驚疑的打量著,不太確定的道:“伊頓園?”
伊頓園,應該說伊頓的花園,是北歐系神話,青春女神伊頓的萬年花園。
不過,就像古希臘神話有巫師版本一樣,北歐神話同樣有巫師版本。本質也相同,凡人嘴中傳唱的諸神,僅僅是古代超凡者。
嗶格雖然狠狠的降了一個層次,但在今不如古的背景下,仍舊足以稱得上強大。
至于今不如古的主因,是因為神話時代血脈純度更高,天生魔力強大,并且有許多天材地寶。
當然,敵人也強大,神獸滿地走,神奇動物不如狗。
總而言之那個時代就是野蠻人柯南的畫風,要是沒個九牛二虎之力啥的,都不好意思在那個時代混……
相關的書上是這么說的。
可眾所周知,吹牛是人類的共性,古今皆同,尤其是整幾個菜喝上點,那就沒把門兒的了,吹的是真敢吹,信的也是真敢信。
基于此,其實當今巫師,不太相信這些古書上說的內容,就像大部分歐洲人拿《荷馬史詩》當歐洲版的《封神榜》看一樣。
但是,真遭遇了,就是另一種感受了。
鄧布利多和厄尼幾乎是不約而同的想:“就沖這個孤島位面的格位,曾以這里為家園的存在,也絕不簡單。”
鄧布利多根據已然全面腐朽凋零的庭院遺址,猜測這里是伊頓園,而厄尼則是直接注意到了園子中央的那顆巨樹。
雖然這樹已經枯的只剩大架子,還遭重創而從頂部被斜著劈掉了很大一部分,但德魯伊的天賦還是讓厄尼一眼認出這是顆蘋果樹。
金蘋果的傳說,在歐洲流傳很廣。
北歐的青春之果是它,古希臘的生命之果是它,拜上帝教的知識之果也是它。
刺客信條系列,就是金蘋果之爭,雖然那個金蘋果代表的是自由,但它和拜上帝教的知識之果并不沖突。
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是力量,知識能開拓眼界,對于統治,對于秩序,是一種妨礙。至于基因鏈中代表自由的基因(刺客信條的說法),沒有知識又如何知曉什么是基因和基因鏈?
總的來說,這果子越是琢磨,就越有天材地寶的特質。
而現在,那顆巨樹上就結著一枚金蘋果,卻是已經干朽的。
雖然隔著很遠,厄尼的目光根本無法看到它,可他就是知道它的存在。它是法則級的!
干朽的金蘋果,是此地的象征,是墮落的結晶,是厄運,是噩夢,是腐化,是深淵。
“這里是詛咒之地,我們該離開了!”厄尼提醒鄧布利多。
鄧布利多也一臉沉重,他也隱隱感覺到了情況不妙,點頭稱是。
然而,當他和厄尼明悟真相,哪怕只是知道了一部分,仍舊是激活了這里的詛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