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回道:“這,目前還沒規劃,不過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但未來十年大家就不要想了,首先動力就達不到,大概在2030年左右我們國家研制的火箭動力將達到130噸,然而這只是滿足載人登月的底線。還是一句話,飯得一口一口吃,很多事情還得循序漸進”。
“那北斗導航應該可以快組網成功了吧?”一個觀眾問。
工作人員回道:“快了,亞太地區已可以使用北斗導航了,再過幾年便可全球組網了,實行全球導航了”。
一個觀眾問道:“我們國家目前有拿得出手的航天成就嗎?”
工作人員笑道:“在我國云貴高原喀斯特地形上的那口大鍋就是,南仁東和他的科研工作人員造的,全世界領先。還有北斗導航、載人飛船、以及將來的空間站,這都是我們拿得出手的航天成就”。
一個觀眾問:“我們國家的航天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大嗎?”
工作人員答道:“不大,實際占不到1成,國際的商業基本是被西方國家壟斷”。
參觀了航天展,讓劉漆和科陽對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了一番深刻的理解。劉漆笑著說:“我小時候就有一個航天夢,想做一名科技人員,可是隨著自己漸漸長大,我才發現我永遠都實現不了這個夢,原來航天夢確實是個夢,一個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