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嘆了口氣一屁股坐下去。
“婆婆說城里那邊來消息,說我爹馬上就要從京城那邊回來了,再過兩天,那邊家里就會有人來接我回去。可我不想回去…”少年有些不開心,因為他還不想回去,回到那個自己真正生活的地方,古同州,蓬溪縣,陳雙也知道,朱淮本來就不是挽溪鎮本地人。
兩年前,朱淮被家鄉那邊人送到挽溪鎮李婆婆李老婦人家里,聽說朱淮家里人跟李老婦人是親戚,朱淮叫李老婦人阿婆。
朱淮被送到山村小鎮時才年僅五歲。
聽小鎮人說,朱淮的父親是古同州那邊有名的狀元,更是蓬溪縣的小縣令。這位縣令對挽溪鎮教書先生陳亭肅仰慕已久,便想著讓自己兒子來挽溪鎮這邊讀書,于是就將朱淮送到了這里。初來乍到的朱淮誰也不認得,只認識自己的阿婆。之后才慢慢結識了陳雙這個教書先生之子,還給陳雙取了個自認為很親近的名字,“雙兒”,小膽兒道士口中的這個“雙兒”是連在一起的,聽起來就是一個發音,喊的那叫一個得意。再后來,小鎮的人便慢慢在這位城里來的小公子哥眼里變得熟悉起來。
如今聽朱淮說自己要離開這里,陳雙心里也是有點舍不得這個小跟屁蟲。
“你不喜歡回去,那就跟家里說一聲,好商量商量也行啊。”陳雙也在朱淮身邊蹲下去。
朱淮又是嘆氣一聲,“沒用的,以我爹那個脾氣,我要是不回去,準沒好果子吃。”
那怎么辦?少年也沒有辦法。
一時間,兩個少年都沉默不語,朱淮低著頭,手里玩弄著從地上隨手撿起的小木棍。
半晌過后,陳雙終于開口。
陳雙轉頭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微笑道:“好啦!你不就是想拉我一起去逃課嘛,我就破例答應你一回。”
朱淮立馬抬起頭,兩眼放光,興高采烈道:“真的?”
“真的。”
“還是你夠意思啊!雙兒!”
朱淮右手一把搭在了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少年脖子上。
“鐵哥,還是你懂我!”朱淮又開始元氣滿滿。
陳雙笑呵呵道:“那,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出發?”
朱淮連忙坐起,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笑瞇瞇的望著自己這個唯一的朋友,后者使了個眼色,朱淮趕忙扶起陳雙。
“走!”
身高相差一個頭的兩位少年風塵仆仆的走出了水泉巷。
———
學塾里,有位青衫長袖的中年儒士正手握一冊竹簡,應是那學塾先生。先生身旁圍著一圈年歲相差無幾的童男童女。少年們正跟隨著這位夫子口中念念有詞。
學塾圍墻外,兩個鬼鬼祟祟的少年探出半個頭仔細觀察著圍墻里面的動靜。
夫子悠哉轉身,兩人迅速低下頭。陳雙對著朱淮使出一個噤聲手勢,兩位少年又弓著身從圍墻底下慢慢離開。
日漸向西,紅霞奪目。
立秋八月,山林河流,間間鳥鳴聲,朗朗讀書聲。
“秋風生渭水…”
“秋風生渭水…”
“落葉滿長安…”
“落葉滿長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