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耿植覺得《舌尖》再拍第二季有些難度。不過的虞城電視臺挑起來的美食紀錄片的風潮也不能白白便宜了別人。
自從《舌尖》火爆之后,現在已經出現了十多個專門做美食的綜藝節目和紀錄片。
紀錄片不多,但綜藝節目卻不少。明星帶著探訪美食的名頭,已經做起來了,而且收視率似乎還相當不錯。
紀錄片做的也沒有《舌尖》好,只不過這個世界的吃貨和偽吃貨還是非常不少的。找大廚拍攝做菜,味道怎么樣全靠解說,只要菜色漂亮,就能吸引不少的觀眾。
因為那些紀錄片通常是深挖菜色的故事,那樣紀錄片比《舌尖》這樣對文化深度挖掘的的片子,好拍得多。
既然李琪提起來了,耿植也不會袖手。只不過這里有一個麻煩:“章導恐怕沒辦法執導,第二季要換導演?”
“紀錄片需要最重要的并非是導演,而是攝影和策劃。只要策劃做得好,攝影組不是問題。”
耿植想了一下說:“在這個策劃方面,我現在也沒什么想法。”
“既然這樣,那我就讓他們自己想吧。”
耿植笑著說:“如果我想到了什么,再跟你說吧。不過綜藝方面我有兩個新點子。”
“什么點子?”
“先吃飯吧。回去我將思路整理好了再慢慢說。”
李琪也不急,而且這頓飯他們也確實吃得太久了。
說實在的,一臺綜藝節目做得好,可以將幾個明星的人氣提高一大截。甚至能讓過氣明星起死回生。
不是馬上又要進入流量時代嗎?耿植雖然不打算培養流量明星,但他無法否認的是,藝人必須有流量才能稱得上是明星。要不然只能說是藝人,演員或者歌手。
如果虞城電視臺能有幾臺創造或者培養明星的綜藝節目,在娛樂圈的地位有所幫助。
沒過幾天,李珺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正是表態將進入網絡視頻行業。
這頭耿植和李琪謀劃著。
別人對娛樂圈的變化也是看在眼里。
華亭市市郊一幢只有的七八層的老式廠房改造的建筑,那其實是一個私人會所。
外邊看著沒有招牌,不僅建筑的樣式老,外墻看著也相當陳舊。但內部實際上非常豪華。來玩的都是華亭的公子哥兒。
這個私人會所的地層,實際上是一個超大的包間,里面的娛樂設施可謂應有盡有,樓頂甚至有一個露天的花園和游泳池。
樓頂。兩個男人只穿著泳褲,躺在臨近躺椅上,看著泳池里的鶯鶯燕燕教教嗲嗲。樓頂二三十人,他們身邊十多米卻沒有人靠近。
左邊似乎是漫不經心地說:“你說李珺突然要進入網紅行業,是不是因為上次我們整了耿植。”
另外一個男人輕笑說:“應該不會!而且他就算要下水,我們也不怕他。”
“如果僅僅是李珺,確實不怕。但你忘了,還有嚴逸。現在的花園網和耿植的的關系可是恨不得穿同一條褲子。”
“呵呵,說起來,嚴逸也真夠深情的。”這話帶著一點嘲諷。“為一個女人,就迷迷瞪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