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制作的電影,有高票房的傳統。
約翰遜既然來了,夢幻公司怎么可能沒有調查過這些情報。他們肯定已經知道耿氏在電影方面還從來沒有失敗過。
耿植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如果好萊塢計劃與華國公司合作制作電影,首選肯定是耿氏。
能賺錢的人,總是容易讓人相信他以后能繼續賺錢。
耿氏,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霍峻覺得他這是一針見血了,笑著說:“那確實是實情。”
不知耿植和霍峻是那么想的,就連約翰遜也是如此認為。
他吃過午飯重新回到客房,就撥打一個美國的號碼:“……詹姆斯,我感覺對方在導演這個問題非常強硬。我想,我們也許可以做一些讓步。”
電話那邊沉默了一秒,說:“那你覺得,我們可以做出什么樣的讓步?”
“比如由我們指定一名副導演。但是我們可以要求給予副導演更大的職權。我想他們應該會同意。”
“可是邁克爾,我覺得這是他們有求于我們。我們在導演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只要求的一個副導演的職權有些浪費。難道我們不應該多考慮收益分成問題?”
“我想,那難度會更大。”
電話那頭笑著說:“也更有挑戰性,不是嗎?我記得你總是喜歡直面挑戰的人。我想你這次也不會例外。對吧?”
約翰遜笑著說:“是的,這次也不會例外。但那不是挑戰。”他頓了一下,收起笑聲說。“對方不僅有一個精明的老板,還有一個熟悉好萊塢的經理。我們明白他們找我們很拍電影的目的,他們也同樣明白我們的目的。”
耿植這時也正好跟霍峻說到這個目的問題:“我們在國內也不是拉不到投資,甚至我們自己獨資拍也不是問題。找他們合拍,不過是想讓我們耿氏在好萊塢留下名聲。上次《無間道》在北美上映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
霍峻點頭說:“確實,如果沒有好萊塢那邊的勢力介入,華國電影在美國上映,很容易遭到圍剿。”
霍峻說的圍剿,是光明正大的行動。
鼎云在美國也有電影發行業務。但是甚至有一條院線。只是電影院并不多。鼎云電影發行公司在那邊發行電影,總要和好萊塢的發行公司合作。
要不然就無法在足夠電影院上映。
《無間道》就是如此。當時鼎云倒是出了很大力氣,但上映的電影院不多,宣傳力度也不足,票房并不算理想。
雖然那有因為電影的文化元素與美國社會有太多差異,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無間道》在華國上映表現太兇狠。讓好萊塢警惕了。
他們在《無間道》上映時,排出了好幾部大片,搶占了院線。同時也讓《無間道》在宣傳上動靜顯得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