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其實沒那么多想法。
雖然作為一個現代人,他是真心的希望,人都是人,而不是豬狗牲畜,但是,他最真實的想法,僅僅是,不想養這么多人,不想管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
與其養著這幫人,每天要給他們安排工作,不管吃喝拉撒又做不到,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去奔。
這樣積極性高,做起事來干勁也足,就像,大鍋飯時代,跳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代。
真要養,養家里那倆,養二狗二虎這哼哈二將,足矣。
小小的裝了個逼后,他也不再多言,認認真真繼續處理螺螄,河蚌。
因為之前那顆珠子的緣故,也特意留心了一下,萬一,還有呢?
但其實沒有。
珍珠,歸根結底還是對蚌的品種有要求,雖然普通的河蚌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概率太低。
剩下的河蚌都處理完,他也沒能發現第二顆珍珠。
所得河蚌肉,螺螄肉,也沒那么多。
怎么著也得兩三百斤的螺螄河蚌,最后得到可以食用的肉,也就區區十來斤。
剩下的,不是內臟就是殼,都做肥料去了。
搞定之后,也沒急著走。
漚肥是需要時間的,正常來講,怎么著也得一兩個月。
過去,鄉下的塘泥,經常一漚就是一個冬天。
但現在顯然沒那么多時間慢慢等,所以,得加把火。
即,火糞。
火糞,起源于宋元時期,本質上,就是燒草木灰,只不過是混合著土壤,把樹枝,雜草,桔梗,之類都加入其中。
特征就是煙。
濃煙滾滾。
雖然對這玩意了解也不怎么多,但小的時候,鄉下燒火糞很常見。
比塘泥漚肥都常見。
記憶中,他都點過,火沒了,還得想辦法點。
而火糞的好處就在于,來得快,不用等那么久。
當然,他這并不算正經燒火糞。
他只是想用燒火糞的方法,提高堆溫,從而快速去除河泥中的水分,順便促使腐殖,和加入的各種料,分解融合。
另外,高溫可以有效滅菌,殺滅蟲卵,也算是火糞獨門秘技。
李二就很疑惑。
對他來說,河泥作肥,河蚌螺螄入肥,已經夠新奇了,不曾想,還要動火燒。
準確的說,也不是燒,而是用半濕不干的柴,慢慢熏。
“這又是什么道理,賢弟可否解釋一二?”知道陳遠這樣做,必定有理由,是以李二便開口詢問。
陳遠笑道:“因為干柴很快就燒完了啊,燒不透,達不到效果。”
“為兄是問,為何要燒?”
“燒來得快啊,天熱的時候,飯菜餿掉的速度遠高于天冷的時候,肉類也會很快腐爛,這是一個道理。”
說什么溫度高,微生物活躍度高,發酵分解速度快,當下的人是肯定聽不懂的。
但是這樣一說,李二立馬就明白了。
因為事實就是如此,眾所周知,天熱的時候,東西都比較容易腐化變質,而天冷,則易于保存。
而且他好像也聽說過,漚肥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肥堆會越來越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