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腳下,官道旁。
落日余暉中,長樂與前來相送的陳遠道別,而后車馬粼粼,一路駛向長安。
半路太陽就落山了。
待回到宮城,已是夜幕降臨,星月交輝。
此時的立政殿,李二又按捺不住,開始裝逼了,變著法兒玩木炭,搞科普,順便享受子女和愛妻的崇拜。
旁邊,又有過濾器,生石灰,還有一口鼎,鼎下燃火,鼎上咕咚咕咚,正煮鹽。
這是一次言傳身教的實踐,同時,也是一次家庭大團建。
雖然就為這點事,一個個都弄得臟兮兮的,臉上手上烏漆嘛黑,衣服也沒少沾染炭漬。
雖然就為了等鹽,一個個都還沒吃晚飯,李承乾的鐵鍋坐在一旁,李泰用神器釣的魚還在盆里。
但是,很開心!
笑聲傳出老遠,不期然間,為這清冷的宮城平添了幾許暖意!
“爹,娘,太子哥哥,青雀哥哥……”
長樂一路行來,笑聲,很早就聽到了,進來看到,心里亦不自覺升起一股暖流。
可惜,都忙,包括父皇李二在內,注意力都在煮鹽這件事情上,面對她的歸來,敷衍得很。
唯母親長孫皇后笑著招手:“吾兒回來啦,快過來,讓娘看看。”
大唐的皇室,還是很有人情味的,稱呼上,往往與普通人沒什么區別。
反而是父皇母后這些,除了正式場合,很少用。
長樂便笑著上前,在母親面前蹲下,如小時候一般,享受著那份從未因歲月而衰減的疼愛。
“累吧?”
“不累。”
“可有仔細吃飯?”
“有的,吃很好呢,爹爹也在的。”
“真的,意思是,今天你們爺倆撞一起了?”
“……”
女兒都是母親的小棉襖。
就如此刻,母女倆膩在一起,竊竊私語,笑聲頻頻,一說就停不下來。
不多久,長樂悄聲道:“娘,今日出門,得了不少禮物呢,您等等,這就讓人送進來。”
語畢,起身,之后不久,吊椅就搬了進來。
而后,又有木箱,木盒,琳瑯滿目。
長樂的攙扶下,長孫皇后坐上吊椅,很快便開心的笑起來:“很好玩呢,也舒服,這是你那個陳大哥送你的?”
“嗯,可惜,還有一把被永嘉姑姑捷足先登了,要不然,女兒一定帶回來。”長樂嬌哼,皺著小瓊鼻,很不忿的樣子。
這時李二才過來,不無醋意的說道:“到底是不一樣啊,這么多東西,你爹走的時候可是什么都沒打發。”
李治和小高陽則眼巴巴看著吊椅,滿是渴望。
便連李承乾和李泰,都有點躍躍欲試。
長孫皇后好笑,起身把吊椅讓了出來,對長樂說道:“你爹爹不高興了,你看,是不是拿點什么哄一下?”
“用不著,我有這新鹽之法,就夠了。”李二哼了一聲,一副老子才沒那么膚淺的樣。
偏又眼巴巴看著那些木盒,整個人由內而外泛著一股子酸。
長樂掩嘴輕笑:“話雖如此,卻還是有點小東西要帶給爹爹呢!”
語畢,捻袖拿起一個木盒。
木盒打開,里面襯著綢布,綢布上,是一支做工精致的木質牙刷。
而后,又有牙膏,香皂。
而同樣的禮物,身為母親,長孫皇后也有一份。
李二起初沒怎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