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毅在曾經自然也有過吃大規模宴席的時候,譬如每年公司尾牙都是規模浩大,但不得不說,越是現代化,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越重。如今在古代的氛圍中,即便這個家里真心對他這個贅婿很熱絡的人沒有幾個,坐在這里也也能感到一種親切的熱鬧感,外面忙忙碌碌的放鞭炮,孩子跑來跑去,人群中吆喝聲、招呼聲、閑聊聲響成一片,他便也與蘇檀兒一同跟人打招呼——他其實是喜歡這種感覺的。
夕陽還未落下,宴席已經開始上菜了,便在這熱鬧的氣氛中,火把與燈籠燃起來,天漸漸入夜,各種聲音響成一片,猜拳的、發酒瘋的、跟蘇老太公這邊的主人家們過來說好話的,幾個孩子還過來念了幾首自己做的詩,嬋兒娟兒杏兒三個丫頭也高興,她們被安排在不遠處的丫鬟席上,笑著跑來跑去,嘰嘰喳喳地跟蘇檀兒說話,報告些什么,偶爾也跟寧毅說,說“姑爺姑爺她們在傳你說的故事呢……”,寧毅不過隨興在課堂上講了幾個故事,倒是已經在小輩當中傳開了,似乎還有往丫鬟小廝中傳過去的趨勢。
嘖,缺乏娛樂的年代就這樣……
晚宴開始得早,其實入夜不久便漸漸進入了尾聲,但當然,中秋節嘛,大家一起賞月還是保留節目,老太公會著蘇伯庸跟眾人說些話,然后老太公回自己的院子,一幫蘇家人都跟過去,閑聊嘮嗑什么的,基本上都得跟蘇太公說上話才行,一些年輕小輩就算要走,也必須有這個流程。而以蘇伯庸為首的三兄弟,則負責哪些以管事為主的下人,紅包其實已經發了,主要盡量輪流的說些貼心話。
老太公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但身體健康,精神也矍鑠,寧毅與蘇檀兒在吃飯的時候就跟他打了招呼,這時候再過去,老太公說些“你們以后是要相互扶持的”之類的話,然后催促著感冒的寧毅快回去休息,雖然此時的寧毅看起來神色如常,只是嗓子稍微有些沙。
如果是在現代,二十歲的身體吃不吃藥都能把感冒扛過去,毫無壓力,如今倒是被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家叮囑自己照顧身體,寧毅心中無奈。但事情既然是這樣,那也沒什么辦法了,前幾個月的鍛煉強度不大,僅僅出于健身的習慣,因此對這具書生的體格沒起到多徹底的作用,接下來該把系統性的強化鍛煉提上日程才行。
一路回到小樓之上,蘇檀兒跟著寧毅也進了他這邊的房間,片刻沉默之后叮囑了寧毅今晚好好休息,然后稍有些為難地暗示著自己晚上還是要出去的事情,因為前幾天就跟他說了,要去參加濮園詩會。
無論寧毅是否生病,濮園詩會蘇檀兒都是一定會去的,因為對她來說,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跟某些人套關系,談生意。在這個確定性上,即便寧毅不高興,乃至于大吵大鬧,恐怕都沒什么區別。只是作為妻子的身份,在夫君感冒的時候交代這種事情感覺似乎就有些奇怪。
不過寧毅倒是理解這事,他心中只是對著這種事情覺得有趣,自己這個小妻子一方面肯定不會放棄掉蘇家的那些生意,另一方面又希望能盡量兼顧這場婚姻,哪怕在目前來說這還根本是場有名無實的婚姻,并且她還占著主導的地位。古代的女人啊,這真是讓他覺得可愛的努力。
稍稍欣賞一番蘇檀兒努力斟酌著不想給他多余想法的表情后,寧毅笑著讓她早去早回。待到蘇檀兒準備離開,叮囑嬋兒好好照顧他時,他才想起來:“哦,不用了,讓小嬋一塊去玩玩吧,我沒什么事了,頂多看會書就睡。”
濮園詩會的六船連舫上表演眾多,一路上還能欣賞整個秦淮河的燈市夜景,對于此時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場盛宴級的享受。前幾天開始小嬋就在他面前興高采烈地說這詩會有多好玩多好玩了,因為以往蘇檀兒都會帶著她們三個一塊去。寧毅對嬋兒感覺很好,不愿因為自己的緣故攪了小丫頭的興致,不過蘇檀兒還沒有說話,嬋兒已經笑著搖起了頭:“我不去呢,在家里陪姑爺一起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