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兄,讓小弟來說句公道話,這樣可就是你的不對了。”薛進笑得開心,“中秋夜那首水調歌頭,足以證明寧兄你有大才,今日聚會,大家方才才說起你的名字,都是真心仰慕,贊口不絕。外間也有人說寧兄你沽名釣譽,水調歌頭只是剽竊,小弟是從來不信的。今日我等說起你你便到了,這邊是上天注定的事情,是緣分!小弟也知好詩詞絕非隨口能成,寧兄也可在此稍待片刻,待到有些靈感,隨便作一首,也不一定要水調歌頭那樣的絕妙好辭嘛。只要有一首,下次小弟在街上若再遇上有人拿此事非議寧兄,小弟絕對大耳瓜子抽他!叫上十幾二十個家丁,打他!把他抓進衙門,以毀謗他人聲名告他,叫知府大人折騰他!哈哈,如此豈不快哉!”
薛進說得手舞足蹈,寧毅看著他表演,卻也是笑了出來。
“總之,我等正是及時行樂的年紀,今日諸位兄長高賢在座,綺蘭大家作陪,如此盛意拳拳,能有什么急事?若真有急事,一切損失我背了!若要道歉,小弟陪你去,負荊請罪嘛,是不是?”
他這話說完,另一側,滿堂的竊竊私語中,也有一個聲音響了起來:“立恒,既然大家都是這樣說,你便不要推辭了。年輕人懂得韜光養晦是好,偶爾也得露露鋒芒,今日便稍稍放開些,表現一番,如何?”
寧毅回過頭去。
慢條斯理的話語,正是來自蘇崇華此時一臉和煦笑容的蘇崇華,仿佛是為著豫山書院出了這樣一個小輩而高興的樣子。寧毅目光掃過,臉色陡然冷了冷,隨后,嘴角拉出一個笑弧來,那笑容看在蘇崇華眼中,竟似有幾分如同蘇太公發怒時的威嚴,又有著絲絲的詭異。蘇崇華竟完全看不出這表情是什么意思。
蘇崇華臉上努力維持著笑容,好在那邊薛進也繼續說了起來。
“寧兄,你這種反應到底是何意思?老實說,近日小弟聽說有一傳言傳得沸沸揚揚,傳是你親口對蘇家長輩所言,說你那水調歌頭乃是幼時聽一游方道士吟唱。小弟本是不信的,寧兄品性高潔,豈會如此!只是抵不住眾聲濤濤。寧兄,若真有此事,便是小弟看錯了你,你今日若真要走,便從小弟身邊過去!小弟絕不阻攔!只當認錯了你這個人!”
他這話在邏輯倒是沒什么可取的,只是說得義正辭嚴的模樣,寧毅真要走,第二天就要把剽竊之名給坐實了。話音落下,廳堂內有些安靜,旁人等待著寧毅的反應,濮陽逸想要解圍一番,一時間也不好說什么。隨后,只見寧毅一轉身,便從薛進身邊走了過去,口中說的卻是淡淡一句:“也好。”
薛進回頭正要說話,卻見寧毅直接走到旁邊一張矮幾前,拿起了毛筆。這聚會本就是詩會,筆墨紙硯隨處都有,矮幾那邊原本還有一個人坐著,一副幸災樂禍的笑臉,這時候微微僵住,寧毅將毛筆筆鋒浸入墨汁當中,停頓了一秒。
目光穿過眾人,朝蘇崇華那邊投過去,就在蘇崇華身側不遠的桌旁,一名青衣侍女正在為空了的酒杯斟酒,天氣冷,這等侍女穿得也比較厚,但那道身影輪廓,寧毅卻隱約認出了一點。
想不到……還真沒跟丟……
小嬋原本聽了薛進等人的說話就有些生氣,但這時候卻是有些驚喜,跟了過來。李頻等人此時也跟了來,毛筆在墨汁中浸了兩秒鐘,朝宣紙落下:“也好,今日上元佳節,諸位既然如此盛意,小弟也不敢藏拙,獻丑!”
目光跟隨著那侍女的背影,毛筆在紙上刷刷刷的寫起來,但畢竟不是鋼筆字,即便以狂草揮毫,寧毅寫得也不算快,李頻在旁邊看著,片刻后,幫忙將寫了的字念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