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陣悉悉索索悉悉索索的聲音過后,院子里也已經安靜下來,唯有暴雨的聲音仍在繼續著……
也是在這個晚上,千里之外的武朝首都東京沒有一絲烏云,夜色明媚,仿佛透著希望的上弦月正放出冷玉般的光芒,星光點點,聚成如玉帶一般的廣袤銀河。夜色下的城池中仍舊熱鬧,集市、青樓、大大小小的宅院中燈火仍舊通明。城中最熱鬧的御街一直通往皇宮正門宣德門,從這里望過去,寬廣的街道,滿城的燈光,那邊高聳的皇城也籠罩在一片燈火之中。
皇城的門雖已經閉了,不過那邊的風貌每晚都是如此,很少有人知道,有一項極其秘密的重大事件,正在這個晚上的皇城中,悄然發生著。
中書門下,如今朝堂之中炙手可熱的一些大臣們此時正聚集在這,李綱、童貫、吳敏、唐恪、耿南仲、張邦昌、秦檜、高俅、周植……當然,如今這些人的官職也是有大有小,也有各自的小團體,此時乃是一項秘密而重大議事的休息時間,三人兩人的聚在一旁,一邊喝茶休息,一邊議論著一些事情,聲音雖小,實際上心中的激動無法抑制。
“遼人前不久遞來國書,要求再議歲幣之事,甚至愿放棄歲幣,央我武朝出兵一同伐金。這事情,想必你那邊的路子他們也走了吧?”
“確有此事,那遼使央我在上朝之時幫忙說些好話,送來諸多禮品,其中一尊香爐委實名貴,其余的……呵,也就不過寥寥了……”
“遼人急了,要等到他們急,真不容易啊……”
“唇亡齒寒,我還是認為此次不當出兵,女真人如今占了上風,一旦滅遼,焉知下一個不是我武朝?”
“這事太過危言聳聽,女真人太少,一旦滅遼,其舉國上下,可用之兵怕也不過十萬之數,還得維持局勢,豈能千里兵伐,再攻我武朝?”
“種師道如今也是這等看法,其與人言,不當連金伐遼,此次當連遼而伐金,只因遼國與我武朝兄弟之邦已有百年,如今這金國才是虎狼之邦,另外還有鄧洵武……”
“胡說,遠交近攻,自古如此,哪有遠攻近交的道理?此次收復燕云指日可期,數百了啊。若能成事,我等……都將名垂青史……”
“種師道那才是真的糊涂了……”
“遼國氣數已盡,我等當順應天命行事……武朝將興了。”
“可惜童大人最近準備離京處理方臘之事……”
“一介閹人……”
“閉嘴!小聲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