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寧毅的某些詞匯,小嬋明顯聽不太懂,不過這時只是微微紅了臉:“小嬋、小嬋本來就是姑爺跟小姐的,嫁不嫁都是的……不過我不想讓小姐不開心……”
“既然這樣說了,讓我跟你家小姐來處理就行了,嗯?”不回答小嬋的后半句,寧毅笑了笑,做出了決定,小嬋愣了愣,隨后也點了點頭,露出一個赧然的笑容。許多事情不見得有完美的解法,此時寧毅只是有些感動,卻未必有具體的想法,當然,有些事情其實未必需要真正解決,其實讓小嬋感到有主心骨也就夠了。
上一世曾經在那樣的一個圈子里,走到最高點,周圍的環境中妻子要比情婦少見,一夜情則往往比愛情實際得多,金錢與權力帶不來真正的感情,相反,物欲越多,周圍的一切,越是扭曲的。經歷多了以后,累了,會向往純真的東西,但并不代表他會將這些東西完全的理想化。
蘇檀兒忽然涌上的心情,小嬋這惹人憐愛的委曲求全,皆是這純真的一部分,兩人之間產生的苦惱,則是這時代的一部分,在沒有一夫一妻觀念的此時,其實算不得多么嚴重的事情。
寧毅將這事情包攬上身,安慰幾句,相信寧毅的小嬋心情也變開朗起來。此時回憶起方才央求寧毅陪她睡一晚就好的事,又是害羞,說幾句“天上的云跟魚鱗一樣了,好奇怪啊”之類的閑話,匆匆跑掉,寧毅本想帶著她下船看一幫大才子吟詩,這時自然也找不到她了。
耽擱了這些時間,其實今天要到的眾人基本也已經到齊。小瀛洲這邊本身是狹長的環形島,此時雖然也是一個漂亮的水上園林,但還不到后世那般規模,島上也沒有可以讓大批人聚集的地方,雖說是詩會,但由于來的人多,這時人們在林間走走坐坐欣賞景色,看來也與踏青會有些類似。
不過,詩會當然還是有的,這時候岸邊停泊大大小小的船只幾乎連成一片,真正詩會的舉行,首先其實不是在岸上,而是在停在岸邊的幾艘大船上。
“立秋還太熱,這時舉行詩會,不是慣例,還是幾年前在這邊任知府的熊汝明開的先例,當時各處遭災,杭州這邊還沒到秋收,但各種物資也見了底——當然,說是這么說,其實問題是不大的。熊知府請了許多人來這島上游玩,讓大戶們出些物資,讓才子們寫些詩,寫一寫大家共體時艱的精神,當時邀了錢希文錢公、穆伯長穆公、常余安常公這些人幫忙以壯聲勢,如今常公已逝,但立秋時這詩會倒是保留下來了,若非如此,他們文人的聚會,倒也不至于請來如此多的商人來壯聲勢。”
時間差不多,在下面逛了一會兒的羅田也到了畫舫上,準備接他的妻子過去正式赴會,順口說起這立秋詩會的來由,寧毅想了想:“怕不會非常融洽吧?”
“曾有清高之士借詩諷刺商人銅臭的,不過也有人會拿出當年的事情來做反駁。那時也算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為眾人博了個好名聲。而且請過來的,多少也是有詩文背景的,如同拙荊,當年可也是有些名氣的才女,呵……其實如今這立秋詩會倒沒有當初那般功利了,游園,寫詩,到得傍晚,這邊會有福慶樓大廚子精心準備的宴席,夜間放些水燈,以此祈福,還是蠻熱鬧的……”
羅田說完這些,領了妻子離開,娟兒收拾茶碗果盤時,蘇檀兒拉了寧毅走到一邊,輕聲道:“方才看見嬋兒眼睛紅了,她是跟你說了些什么吧?”
寧毅將嬋兒所說的要求跟她轉述了,蘇檀兒沉默片刻,將額頭抵在寧毅的肩膀上,沒有說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