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這是……火藥?”
蘇檀兒微微皺眉走過去,抱起小寄柔,看她頭上的繃帶,但目光仍舊停留在寧毅那邊。她與寧毅成親之時倒是事事都會過問了解的性子,那是責任感使然,這時候對于寧毅要做什么事,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舉動卻都已經不多過問。便是寧毅將房子炸了燒了拆了,她只要看見是寧毅干的,也就不會生氣,恐怕還會跟自己夫君一塊研究怎么拆得快。但這時自然還是有些好奇和猶豫的,畢竟火藥顯得危險。
“嗯,趁著得空配了一些,這東西危險,待會收到后面去,讓人看著,千萬不能碰到火。”
寧毅將火藥放進一個個的小木桶里,拿東西錘緊。小嬋蹲在旁邊看,隨后過去幫忙:“是相公前幾天吩咐從錢家拖來的那一桶。”
“加了些東西。”寧毅看著蘇檀兒,隨后笑笑,“倒是未雨綢繆,希望用不著,如果不是,這些其實也抵不了大用。”
其后家里幾個人將那些火藥小心地裝成一個一個的小桶,隨后叫了人來,搬去后頭可以儲存東西的稍偏一點的房間收好。寧毅披了一件蓑衣往外面去,蘇檀兒抱著小姑娘,嬋兒娟兒撐了傘也跟上,院門外的道路邊,身上濕了大半的杏兒正撐著傘在雨中指揮著家中眾人搬運廢墟里的東西,要扔的或是要拿進去收起來的,就連耿護院等人也聽著她的指揮。看起來,倒像是一個與蘇檀兒有著類似領導者氣質的少女了。
見到寧毅等人,她攏了攏濕發,提著裙裾小跑過來。
街道之上此時也有太平巷中其他幾家的人,推了車或提了框在雨中經過,見了寧毅,恭敬地叫他蘇家姑爺或者寧家姑爺,也有叫寧少爺寧老爺的,這稱呼挺亂,但也算是打過了招呼。
一切的原因終究還是得歸結于地震那天晚上以及后來兩三天發生的事情。寧毅對于地震的救災,確切來說是沒有具體的實施經驗的,但是在后世,許多信息都是耳濡目染,對于許多基本的措施總是明白。他帶領著眾人弄清楚了自家的事情,隨后也去太平巷中別的人家幫了忙。
初時自然也只是順手一幫而已,但是在這等緊急的情況下,許多事情自然無法藏著掖著。寧毅指揮著眾人挖掘、救人,當運籌指揮、掌控全局的能力一點點的展露出來,旁人便往往不由自主地聽從了他的安排,隨后整個場面運作起來,也是十分的流暢。到得救出不少人來,并且避免了幾次因為魯莽而產生的災禍之后,大家自然就記住了他。
這不是什么劍走偏鋒可以取巧的事情,也稱不得十分的驚人,一露出來就光芒萬丈,原本就是長久處于決策層所養成的氣質。若是到場的是一個宅男,便是給他領導者的位置,這人也難免心慌、沒有底氣,發布一個命令也會讓人不由自主地不信任,覺得這人不靠譜。但寧毅即便隨口說一個“該這樣做”的命令,旁人也會不由自主地覺得“這人心里有譜”,極少有人會在寧毅在緊急關頭表現出來的那種氣勢下產生質疑,于是也就令得整個場面井井有條起來。
這終究是長期承擔責任的人自然而然就養成的一種自信,當他又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點,能令人遵守秩序之后,剩下來的事情,也就顯得簡簡單單了。
隨后搬運東西、救人,呵斥著搬動廢墟的人不要造成二次垮塌,特別是在旁人的配合下,將廢墟下的尸體第一時間搬離太平巷進行焚燒的事也沒有遇上太大的阻撓。這在城市的其它地方,甚至都是由兵丁強制執行,幾乎爆發了大的沖突的。
隨后這巷中的數家人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寧毅、蘇檀兒這對夫妻的影響。老實說,寧毅入贅蘇家,原本是該稱呼蘇家姑爺的,但部分人知道他姓寧,便以寧姓作為稱呼,寧姑爺寧老爺寧少爺不一而足,蘇檀兒與三名丫鬟在那等情況下也出了大力,但她們是女子,并不熟悉的旁人自然不好冒昧開口說話。
地震后的第一天寧毅就叫人從錢家拖來足夠的糧食儲存好,順便其實也拜托錢家那邊弄來兩桶火藥。今天是下雨的第三天,寧毅才得了空,將那一大通火藥做了進一步的處理。這時候軍中用的其實已經是黑火藥,但在性能上終究不算最好,有的地方配備火器守城,就是拿著火藥一桶一桶往下扔的。寧毅將那黑火藥的配料做出一定的改動,加加減減的,此時畢竟也沒有很精細的處理環境,但總能將性能增加一些,此后勉強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