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是毫無,誠意還是有的……”
“淺的解法誰都會,隨便到街上拉一群人來,這種文章也有一堆。他既然是大儒,當然要逼著他作幾篇值得推敲的。而且他學問深,卻寫篇淺白的來糊弄人,明顯心中有抵觸,拿了一斗米,不吃完就不會解第二篇了……只給五升。”
“好的,劉希揚五升……郭季良的這篇就深一點,既然要敲打劉希揚一下,郭季良的這篇就給七升了。另外韓方均這篇有點力有未逮……”
燈點微微晃動,房間里說話的兩人,正是拿著一篇篇文章在看的寧毅與劉西瓜。雖然彼此都說得認真,但聽起來,一升一斗的就讓人覺得有些古怪。劉西瓜最近這段時間也在城頭,昨天稍稍休息一下,今天起得早,便找來寧毅議事,拿著一篇篇的文章聊了一陣子,又說起摩尼教來。
“……吳云英那個女人沒腦子,忠心是忠心,但她不是霸刀莊的人,跟咱們不是一伙的,你要注意她一點。”方臘籍摩尼教“吃菜事魔”起事,軍中教眾還是頗多的,只是霸刀營本就強勢,不與匱乏,這講究同甘共苦團結農民力量的教派在霸刀營的信仰程度就有些差,這吳云英便是摩尼教在霸刀營的分舵舵主,劉西瓜倒并不怎么將她當回事,因為她是摩尼教在這邊掛名的圣女。
“她倒還好,最近也在聽課,我問她的時候,她倒是說這說法與教義頗有共通之處。”
“哦……善。”
“不過她們平時傳教,舵主也沒什么研究典籍,吳云英連《下部贊》都沒有通讀,這樣一來要她幫忙改改教義就很難說得頭頭是道了。”
“其他的舵主還是很懂的,就是吳云英笨了點……不過在鄉下傳教其實也不用懂太多,方叔叔說,無非有難同當四個字足矣……”
“這倒是大實話……另外就沒多少事情了,哦,最近拿到的幾篇文章……”
“如果我要改個名,你覺得叫什么比較好?”
“給那幫孩子看了之后……什么?”寧毅愣了愣。
“呃……改名。”一身樸素單衣,卻披了張大斗篷的名叫劉西瓜的少女輕描淡寫地揮了揮手,“先說你的事情吧……呃,反正我只是問問……當然不是真要你幫忙取……你還是比較有學問的,看看你怎么想。”
“……有個孩子看了,問了些問題,寫了兩篇短文,我覺得他還算有潛力……改名字,還姓劉?”
“當然了……那孩子是哪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