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哪些情報?”
“一開始你只發來幾篇,我看了一眼就扔一邊了,年公他們也是一樣。”成舟海說著,拿出最下面的幾封信函來,抽出里面的紙張,聞人不二接過來看了好一陣子,卻是結結實實的皺起了眉頭。因為這些東西,實在是太不重要了,他看了半篇才終于想起這是什么,隨后仔仔細細地看完整篇:“這些?里面難道有什么玄機?”對他來說,看太過幼稚且錯漏百出的文章也是一種折磨。
“有玄機。”成舟海拍了拍旁邊的一大扎東西,“不過一下子看不出來,我沒看出來。”
那邊堯祖年搖了搖頭:“慚愧,當初我也沒能看出來。”
“我記得這是寧立恒當初在霸刀營里弄的那些東西,他逼著那些儒生寫文章,但良莠不齊,有的甚至狗屁不通。里面莫非藏了什么暗號?”聞人不二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陣,抬起頭來,“但現在也沒用了啊。”
“一下子看不出來的……”成舟海揉了揉額頭。
“你總不會想說……”想了好一陣,聞人不二才想到了一些什么,但片刻間,竟有些難以歸納起語言來,“這些東西里面……”
成舟海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這些東西文采有好有壞,若純以文字論起來,寧立恒實在是一粒米都不該給那些文人的,你寄過來后,我們誰也沒有在意,直到有幾次,我發現老師竟然拿了這些文章去看,甚至還找出所有的東西來,一封封的全部挑揀出來。我們才覺得有問題,后來老師跟我們說過之后,我們就……真的有點被嚇到了……”他頓了頓,壓低了聲音,“這是誅心之論了……”
“開玩笑吧。”聞人不二掃視了房間里的幾人,“當時我知道他是設了個局,那邊……霸刀營的那位劉姑娘也信了,但當時的環境,這個局他不設就死定了。但總不能說,這事情真有可能,那種環境下,他被抓才兩三個月的時間……這些東西真有可能?”
“啟宗十三年,賀州大儒呂濟方散盡家財,在當地村子里施行‘大同’,所有事物歸人共有,與人同吃同住,一同勞作,村中事物由多名‘善老’商議后共同決定,欲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旁邊的堯祖年開了口。
“這類事情,過去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每一次,想法極好卻多是無疾而終。呂濟方那次進行了三年,后來據說村民愈發懶惰,村中入不敷出,呂濟方勸說眾村民勞作,又欲以‘善老’的名義制約眾人,最終卻激發了矛盾,呂濟方在沖突中被殺,村民一哄而散。當地知府后來審理此事,認為呂濟方有圣人之向,卻在散盡家財后被殺害,在此案上達天聽后判了處決二十三人,秋后便悉數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