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眾人最初的逃亡期,士氣還是很強的。因為之前在寧毅手上的吃癟,宋江等人也憋了口氣,此時他們也知道,只要燒掉一個村子,官府就多一個負擔,想到這點,又能肆無忌憚地看人無助的樣子,梁山這邊也是極為快意。
“他們說陽謀,咱們這個,也是陽謀,不論怎樣,怨氣一定會有。官兵逼急了咱們,禍事就落到官府頭上,只要他們解決不了咱們,總有一天兩邊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咱們就被摘出去了……這道題,只看他們那邊怎樣解吧。”
夕陽彤紅,帳篷自河谷往旁邊的山麓分布開去,吳用、朱武、宋江等人看著營地間秩序逐漸井然、而士氣依舊高漲的一幕,頗有些唏噓,但說話之間,卻已經不存在太多的傲氣了。
幾天時間以來,他們一方面逃亡,一方面開始定下嚴格的規矩,統計人員,暫時打散山頭,要求士卒們令行禁止等等。此時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這些走投無路的綠林人,也開始嘗試遵守這些規矩。
另一方面,吳用等人開始跟軍陣中的士卒講述和宣傳他們所用的陽謀,水泊附近轉戰很容易,只要他們持續打下去,官府那邊只能吃癟。而宋江則不遺余力地使出懷柔手段,親近頭領、兵卒。他之前在江湖中能有“及時雨”這樣的名氣,本身在人際來往上是很不錯的,六萬人的梁山他或許做不得面面俱到,此時三千多人,卻很容易讓人感受到這個綠林大佬的存在,由此一來,士氣反倒有所提升。
當然,這樣的士氣或許可以維持半月一月,卻未必能夠長久的維持下去,吳用、朱武等人心中都明白這一點,但他們也知道,只要能夠維持得比武瑞營更久,事情就能有所轉機。等到這股力量再度膨脹起來的時候,一個令行禁止的梁山隊伍,就足以反殺回去,報完所有的仇。
他們只能堅信這點。
陽謀對陽謀,吳用也好,朱武也好,宋江也好,乃至于整個逃亡的三千多人,都自覺這策略是有用處的。而他們并不清楚的是,這幾天時間里,他們一旦燒毀了一個村莊,首先趕過來的,不是官府的救援,而是獨龍崗的隊伍。
他們首先是救人,然后是發放足夠幾天使用的錢糧物資,緊接著開始做煽動,大家都是受梁山所害,那便是一家人。你們房屋被燒,身無長物了,沒關系,到我獨龍崗去做工,有錢有糧。你們地里如今還有糧食待收,我們可以暫借錢糧,利息公道,你們安頓了家中老人,去獨龍崗做工,賺了錢,再回來修建新房,或者也可以選擇定居我獨龍崗。而且做得久了,我獨龍崗將有幾項福利……等等等等。
居民的怨氣,只會在真正走投無路,又沒人肯管的時候才會完全倒向官府。獨龍崗一戰,祝、扈二莊恰好損失了許多人力,這些村莊中的人們房舍被毀之后,獨龍崗的救濟隊伍便跟著過來,同時引起眾人的敵愾心理,對梁山眾人的血仇,估計幾年十幾年都不會散了。
十幾個村莊,其中的人終究還是不多,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模式幾乎類似于后世歐洲工業革命資本積累的翻版,農戶失去土地之后投身工業。獨龍崗一路抄底,同時將宋江等人以為會激起的怨氣悉數扔回他們身上去。當再過幾天之后,一路興致勃勃燒殺搶掠的梁山眾人第一次派人出去查看怨氣激發的情況,回饋的消息才真正令得吳用朱武兩人為之錯愕。
這天晚上,夜鴉嶺間將事情交代完畢之后,寧毅又去到這次過來的諸多莊戶之間,跟他們聊天、打氣:“我早就說過!這一戰過后,你們才是山東一代最能打的隊伍!誰要跟我單挑!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