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右相府此時緊鑼密鼓準備的賑災,在大部分人看來,招降張覺,才是密偵司辦成的更為亮眼的一件事。景翰帝周喆原本就對金人拒不歸還十六州的行為頗為不爽,這次也總算給了對方一個下馬威。只不過這段時間朝廷爭斗熾烈,對于張覺的封賞,暫時卻還沒有決定——這也是朝廷正在屏息等待著金人的反應。
金人震怒!派出了人與武朝進行了嚴正的交涉——其實這也比較讓人開心,以前武朝派人去跟對方談十六州的事情,對方根本就懶得理,這一下:你終于要理我了吧。
于是武朝這邊的王安中等人趁機跟對方又討論起十六州的事情來。
而在此時,西北面的大草原上,有一件事情,正在眾人的視線之外發生著……
****************
如果要在遼國末年選出幾個契丹的“英雄”來,蕭干是其中一個,而耶律大石,也必然能名列其中。
早兩年時,金人南侵攻克中京,當時的天祚帝不敢抵抗,率先逃走,為了安定人心,耶律大石等人擁護耶律淳為天錫皇帝,抵抗女真人。
此時的耶律大石,是遼國之中主導聯武抗金的最大力量,可惜,遼國的熱臉貼了武朝的冷屁股,此后武朝兩次攻燕京,童貫率領二十萬大軍第一次打過來時,便是他率兵敗對方于白溝河。第二次郭藥師率軍奇襲燕京城,城內的抵抗也是他與蕭德妃共同組織,后來蕭干揮軍,將武朝人的第二次進攻一舉擊潰。
可惜這樣的抵抗持續不了多久,此后童貫等人花錢請女真人出兵,攻克燕京,他被女真人俘虜。但他在被俘之后又借機逃脫,與蕭德妃一同投靠天祚帝。可惜天祚帝無法原諒他擁立新帝的事情,不再信任他,于是在天祚帝準備與金人決戰的前夕,他殺了監軍,帶領兩百多的親衛精騎,開始了往西北而行的歷程。
在另一段歷史中,耶律大石的這一程,被稱為偉大的西征。他帶著這兩百多人行至中亞,此后數十年間東征西討,建立西遼帝國,疆域東至高昌,西抵里海,成為中亞霸主。十多年后,他曾經率軍東征,試圖復國。金國人堅壁清野,最終將他打敗,此后金人試圖遠征,但也在中亞的沙漠中被耶律大石擊敗,這一戰爭,成為金與遼的最后交鋒。
此時,他就率領著這批最精銳的手下,進入了蒙古的大草原,這里是遼國原本的北疆,幅員遼闊。由于遼人對草原人本就不怎么待見,金人擊潰遼人之后,這些地方,也屢有叛亂,但相對于女真人來說,這邊的狀況,都是些毛毛雨了。
耶律大石原本在遼國就頗有威望,離開天祚帝后,他這支隊伍,也已經攜帶了不少的吃食補給。對于他來說,一旦決定了要走,眼前的路,也就海闊天空了,只是內心多少還是有些惘然和寂寥。這一天行得一陣,視野的前方,出現了蒙古人的騎隊,看見他們之后,停了下來,擺出了……看似防御的陣型。
鷹在天上飛。
“那是什么人?”耶律大石皺了皺眉,朝著副手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