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最是算無遺策,對于自己這樣的敵人,必然早有預防,一旦出現在西北,難有幸理。
只能積蓄力量,徐徐圖之。
他心中流過了念頭,某一刻,他面對眾人,緩緩抬手。宏亮的教義聲音隨著那驚世駭俗的內力,迫發出去,遠近皆聞,令人心曠神怡。
不久之后,虔誠的教眾不斷磕頭,人們的歡呼聲,更為洶涌熾烈了……
**************
小蒼河。
隨著雪融冰消,一列列的商隊,正沿著新修的山路進進出出,山間偶爾能見到不少正在為小蒼河、青木寨等地開路的百姓,熱火朝天,好不熱鬧。
過去的這個冬天,西北餓死了一些人。種家軍收了慶州延州,折家軍占了清澗等地之后,糧食的庫存本來就是不夠的,為了穩定局勢,恢復生產,他們還得交好當地的豪紳大族。中層被穩定下來之后,缺糧的問題并沒有在當地掀起大的亂局,但在各種小的摩擦里,被餓死的人不少,也有些惡**件的出現,這個時候,小蒼河成為了一個出口。
一直呆在山中的小蒼河這邊,糧食也不能算很多,想要救濟全西北,肯定是不可能的。人們想要得到救濟,一是加入黑旗軍,二是替小蒼河務工、做事。黑旗軍對于招人的標準頗為嚴格,但此時還是稍微放開了一些,至于務工,冬日里能做的事情不算多,但總算,外界的幾批原材料到貨之后,寧毅安排著在谷內谷外新建了幾個作坊,也愿意發給外面的人生絲等物,讓人在家中織布,又或是來到山谷這邊,幫忙織造、印書、制取火藥、掏空石彈等等,如此這般,在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情況下,又救下了一批人。
漸至開春,雖然雪融冰消,但糧食的問題已更為嚴重起來,外面能活動開時,修路的工作就已經提上日程,大量的西北漢子來到這里領取一份事物,幫忙做事。而黑旗軍的招募,往往也在這些人中展開——最有力氣的、最吃苦耐勞的、最聽話的、有才能的,此時都能一一吸納。
種、折兩家人對此并無意見。首先寧毅讓出兩個城的利益,是吃了大虧的——哪怕最終折家得到的利益不多,但其實在延州等地,他們仍舊得到了不少權力——哪怕是公開的招兵,短時間內種冽和折可求都不會阻止,至于招募人做事,那就更好了。他們正愁無法養活所有人,寧毅的行為,也正是為他們解了大麻煩,屬于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此時春雖未暖,花已漸開,小蒼河河谷中,新兵的訓練,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半山腰上的小院子里,寧毅與檀兒、小嬋等人正在收拾行李,預備往青木寨一行,處理事情,以及探望住在那邊的蘇愈等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他們此時的“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