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末冬初,遠遠近近的山林漸染灰色時,集山縣,迎來了往年里最后一段熱鬧的時刻。
黑底晨星旗迎風飄揚,大規模的馬隊在這里聚集,也有隨船而來的米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多背負長弓,帶了刀劍。黑旗經營數年后,與尼族打打談談,涼山附近的數條商路已經相對太平,但對武朝的商旅來說,來往涼山與外界的貿易,仍舊是一件沒有勇氣、實力和背景便無法進行的兇險之事。
隨著一支支馬隊從武朝運來的,多是糧食、棉麻等物,也有銅鐵,運走的,則往往以鐵炮為主,亦有加工精美的弓弩、刀劍等物,往往運來上百匹馱馬的貨物,運回數門鐵、木雜用的大炮,一些炮彈——對于外界而言,黑旗軍工藝精湛,鐵炮雖昂貴,如今卻已經是外界軍隊不得不買的利器,即便是最初的木制大炮,在黑旗軍混以鋼鐵和眾多工藝“升級”后,穩定性與耐用程度也已大大增加,即便是當成消耗品,也多少能夠保證在往后戰斗中的勝率。
小蒼河的三年血戰,是對于“大炮”這一新型兵器的最好宣傳,與女真的對抗姑且先不談,偽齊、田虎等人百萬之眾陸續而來,火炮一響立刻趴在地上被嚇得屎尿齊彪的士兵不計其數,而根據最近的情報,女真一方的火炮也已經開始進入軍列,往后誰若沒有此物,戰爭中基本便是要被淘汰的了。
除武朝的各方勢力外,北面劉豫的政權,其實也是小蒼河目前交易的客戶之一。這條線目前走得是相對隱蔽的,交易量不大,主要是資源來往的距離太長,耗費太大,且難以保證交易順利——自武朝軍隊偷偷向小蒼河買炮后,偽齊的軍閥也派出過數次商隊,他們不運糧食,而是愿意將鋼鐵這樣的戰略物資運來小蒼河,以換鐵炮回去,這樣換得比較多。
小蒼河對于這些交易的背后勢力假裝不知道,但去年齊國大將關獅虎派一支五百人的軍隊運著鐵錠過來,以換鐵炮二十門,這支軍隊運來鐵錠,直接加入了黑旗軍。關獅虎大怒,派了人偷偷過來與小蒼河交涉無果,便在私下里大放謠言,齊國一干將領聽說此事,偷偷嘲笑,但兩邊貿易終究還是沒能正常起來,維持在零零碎碎的小打小鬧狀態。
對大理一方的貿易,則不止維持在戰爭器械上。
雖然最初打開大理國門的是黑旗軍強勢的態度,最為吸引人的物資,也正是這些鋼鐵器械,但不久之后,大理一方對于軍事設備的需求便已下降,與之對應上升的,是大量印制精美的、在這個時代近乎“藝術”的書籍、裝飾類物件、香水、玻璃容器等物。尤其是紙質精良的“典藏版”佛經,在大理的貴族市場上供不應求。
雖然大理國上層始終想要關閉和限制對黑旗的貿易,然而當大門被敲開后,黑旗的商販在大理國內各種游說、渲染,使得這扇貿易大門根本無法關上,黑旗也因此得以獲得大量糧食,解決內部所需。
此時的集山,已經是一座居民和屯兵總數近六萬的城市,城市沿著小河呈南北狹長狀分布,上游有軍營、田地、民居,中段靠河流碼頭的是對外的商業區,黑旗人員的辦公所在,往西面的山脈走,是集中的作坊、冒著濃煙的冶鐵、槍炮工廠,下游亦有部分軍工、玻璃、造紙印刷廠區,十余水輪機在河邊連成一片,各個廠區中豎起的煙囪往外噴吐黑煙,是這個時代難以見到的新奇景象,也有著驚人的聲勢。
自寧毅來到這個時代開始,從自行摸索物理化學試驗,到小作坊工匠們的研究,經歷了戰火的威逼和洗禮,十余年的時光,如今的集山,便是黑旗的工業基礎所在。
由于西北居民、北方難民的加入,這里有一部分自家經營的小作坊、各類餐飲店鋪,但絕大部分是黑旗目前經營的產業,數年的戰爭里,黑旗保證了匠人的存活,流水線的分工在各個地方多已嫻熟,稱作坊不再合適,一片片的,都已經算是工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