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應最為厲害的,或許還是完顏宗翰在這天夜里的應對。在接到撒八命親衛傳遞過來的消息后不久,這位征戰天下四十余載的女真老將便無聲無息地調動軍隊,做好了防御夜襲甚至設伏反擊的準備,此時在三十余里外與華夏第七軍第二師對峙的原本是高慶裔,那一片廝殺激烈,山間甚至燃起一片片的大火,但在之后證明了那是華夏軍的虛招。
秦紹謙率領第二師的主力,在這個夜里沿著山路繞行數十里的距離,于四月二十凌晨人們最疲憊嗜睡時對宗翰大營發動進攻,宗翰在這一夜的應對猶如野獸般的準確。他本人徹夜未眠,也令軍營中的將士做好了迎戰的準備,華夏軍的進攻,隨后落入陷阱。這是漢中大戰里對于金兵而言,最為漂亮的一幕。
但華夏軍的軍隊素質也極為驚人,負責前方進攻的一個連隊首先察覺到不對,開始分兵偵察,這令得金兵的設伏未能包圍住華夏軍的大隊。交戰開始后的前一刻鐘,華夏軍的前鋒一度因大炮與火攻處于劣勢,但隨后便展開頑強的反抗與突圍。
在之后的作戰中,雙方均展現出驚人的作戰意志。宗翰、韓企先先后走上前線督戰,在發現敵方首腦時,落于半包圍中的部分華夏軍連隊、班級甚至一度朝對方核心處展開了突襲。這付出了一定的犧牲,并未得到戰果。而隨著華夏軍的撤退,金兵氣勢高昂地展開追擊,在不久之后便遭遇了華夏軍的反沖鋒,上千金軍在夜色中被擊潰。
相對于華夏軍先前落入伏擊后的損失,隨后的戰斗反而令金兵的傷亡更多,宗翰已然理解了這支華夏軍戰力的恐怖,此后便構筑起重重的防御來。
這一夜的作戰似乎也印證了寧毅先前的說法,華夏軍固然已經有了驚人的戰斗素質,也通過參謀部集中了眾人的智慧,但在戰爭的臨場指揮與戰術運用上,比起縱橫廝殺了數十年、經歷無數考驗后仍然存活的金國將領,還是有所不如的。龐六安丟失黃明縣,源于這個理由,秦紹謙這一夜偷襲未果,也是因此而來。
不過,金將長于戰術,華夏軍所長的則體現在戰略上。寧毅擅長運籌,現代的軍隊紀律加上殘酷的練兵,已經被打造好的第七軍素質便足以抹平些許的戰術上的瑕疵。縱然一千人圍住五百人,五百人只需反過來將一千人打垮就是。
這一夜過后,秦紹謙分出半數部隊急往北走,配合第一師的進攻合擊完顏撒八,撒八勉力穩住陣腳,試圖籍著火炮的優勢,將局面拖入大軍團的陣地防御戰。與此同時,高慶裔、宗翰拔營北上,秦紹謙領兵擊其中路。宗翰動員了大量的中低層將領,以激烈而又綿長的攻勢與華夏軍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廝殺。
在華夏軍已經展露出來的驚人戰力前,宗翰并未選擇撤退,此時撤退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條。縱然華夏第七軍戰力已經極強,但加起來不過兩萬人,這位女真的老將知道,只有咬緊牙關對耗是唯一的出路。
他、韓企先、高慶裔等盡了全力維持住軍隊的組織度,將人數還算龐大的軍隊做出小規模的切割,一輪一輪地對華夏軍發起連續且頻繁的進攻——此時他們在局部作戰上已經輸多勝少,但只要不進行護步達崗一類的大規模決戰,宗翰已經決定,即便用人數優勢,也要耗死這支華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