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心魔寧毅的狠毒,一開始談判,說不定會將山東的那幫人反手拋給我們,說那祝彪、劉承宗便是老師,讓我們接納下來。”樓舒婉笑了笑,隨后從容道,“這些手段恐怕不會少,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即可。”
與那寧毅作為敵人打交道已經在數年以前了,自對方顛覆虎王政權,扶了樓舒婉、于玉麟上位后,西南與晉地的關系,還算得上是守望相助的蜜月期。樓舒婉此時提起對方的難纏,令得于玉麟、王巨云多少有些警惕和頭皮發麻。
樓舒婉頓了頓,方才道:“大方向上說來簡單,細務上不得不考慮清楚,也是因此,此次西南若是要去,須得有一位頭腦清醒、值得信任之人坐鎮。其實這些年華夏軍所說的平等,與早些年圣公所言‘是法平等’一脈相承,當年在杭州,王公與寧毅也曾有過數面之緣,此次若愿意過去,或許會是與寧毅談判的最佳人選。”
云山那頭的夕陽正是最輝煌的時候,將王巨云頭上的白發也染成一片金黃,他回憶著當年的事情:“十余年前的杭州確實見過那寧立恒數面,當時看走了眼,后來再見,是圣公身亡,方七佛被押解上京的途中了,那時覺得此人不簡單,但后續并未打過交道。直至前兩年的林州之戰,祝將軍、關將軍的奮戰我至今難忘。若局勢稍緩一些,我還真想到西南去走一走、看一看……還有茜茜那丫頭、陳凡,當年有些事情,也該是時候與他們說一說了……”
當年圣公方臘的起義撼動天南,起義失敗后,中原、江南的無數大族都有插手其中,利用起事的余波獲取自己的利益。當時的方臘已經退出舞臺,但表現在臺面上的,便是從江南到北地無數追殺永樂朝余孽的動作,例如林惡禪、司空南等人被抬出來重整彌勒教,又例如各地大族利用賬冊等線索相互攀扯傾軋等事情。
永樂朝中多有熱血義氣的江湖人士,起義失敗后,不少人如飛蛾撲火,一次次在解救同伴的行動中犧牲。但其中也有王寅這樣的人物,起義徹底失敗后在各個勢力的傾軋中救下一部分目標并不大的人,眼見方七佛已然殘廢,成為吸引永樂朝殘部前仆后繼的誘餌,于是干脆狠下心來要將方七佛殺死。
他的目的和手段自然無法說服當時永樂朝中絕大部分的人,即便到了今天說出來,恐怕不少人仍舊難以對他表示諒解,但王寅在這方面從來也不曾奢求諒解。他在后來隱姓埋名,改名王巨云,唯獨對“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宣傳,仍舊保留下來,只是已經變得更為謹慎——其實當初那場失敗后十余年的輾轉,對他而言,或許也是一場更為深刻的成熟經歷。
到前年二月間的林州之戰,對于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在田實身死,晉地抗金聯盟才剛剛結成就趨于崩潰的局勢下,祝彪、關勝率領的華夏軍面對術列速的近七萬部隊,據城以戰,而后還直接出城展開殊死反擊,將術列速的軍隊硬生生地擊潰,他在當時看到的,就已經是跟整個天下所有人都不同的一直軍隊。
在此之前,由于西瓜、陳凡等人的存在,他對華夏軍這股勢力,其實多少有些避諱的態度。即便寧毅弒君造反,他更多的也只是將其當成與圣公類似的一種勢力。到得見證了林州之戰的那一天,他確實很像去西南看一看那些他至今不曾了解過的平等理念。
如果寧毅的平等之念真的繼承了當年圣公的想法,那么今天在西南,它到底變成什么樣子了呢?
老人的目光望向西南的方向,隨后微微地嘆了口氣。
“……只是,亦如樓相所言,金人歸返在即,這樣的情況下,我等雖不至于必敗,但盡量還是以保持戰力為上。老夫在戰場上還能出些力氣,去了西南,就真的只能看一看了。不過樓相既然提起,自然也是知道,我這里有幾個合適的人手,可以南下跑一趟的……譬如安惜福,他當年與陳凡、寧毅、茜茜都有些交情,早年在永樂朝當軍法官上來,在我這邊向來任副手,懂決斷,腦子也好用,能看得懂新事物,我提議可以由他帶隊,南下看看,當然,樓相這邊,也要出些合適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