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勇大殺四方的時候,郭大少的日子卻不好過,來郭府拜訪的人太多了,郭一凡早就應接不暇,只能閉門謝客。
都是方從哲害的,在兩京十三省搞了個什么征集令,廣集天下英才,為國效力,開創新時代,復我大明盛世。
CEO的號召力很強啊,能不強嗎,花重金誰也可以。主要是前段時間兵部工部召集的那些人,都被淘汰光了,一個電力組,一個蒸汽組,研究了個把月,一點成效都沒有。
CEO趁著國庫還有點錢,把征集令推廣到了兩京十三省,本來只是貼個告示,收集些人才,現在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能得出結果,賞銀一輩子也別想花完。
不僅宋應星來了,他哥宋應升也來了,凡是大明有識之士都趕來京城,一為朝廷的征集令碰碰運氣,二來見識下何為超時代的發展。結果國人好奇心自古有之,都往京城趕,有些人只是跟風,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要來京城。
這可樂壞了客棧的老板,京城所有客棧酒樓都一屋難求,一些膽子大點的都坐地漲價,不過太過離譜還是會被順天府請去喝茶的。
客棧住不下,還有民宿,很多人家里有空房的,都拿出來出租了,甚至新明小區都來了很多人,他們覺得這個樓房建造的古怪,很想體驗一下,只是新明小區是不對外的,房子空著,也不外租,只有來郭家工坊做工才有機會。
躲避不是辦法,還是要解決問題的,不然太影響郭府的正常生活了,于是管家趙士郎貼出了郭家告示,三日后,新民小區大禮堂論道,有意者皆可前往。
這次論道,范圍很廣,內容很多,難度也大,不像武林之人,華山論劍,也不像經筵講席,只討論治國理念,這次郭一凡要開天辟地,讓科學走向生活。
但郭一凡是講道理的,所以讓參會人員選出代表,可以是各行各業,不作限制,同臺論道。這比郭一凡一個人在上面講,下面幾萬人在討論,要合適的多。
新明小區大禮堂很大,只是椅子有限,所以都是席地而坐,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不過地上放了泡沫地墊,中間是圓桌,一圈椅子,泡沫墊就隨便坐了,想怎么坐都行。
因為新明小區已經通水通電,所以大禮堂也裝了音響,圓桌上也放了話筒,確保整個禮堂的音效,不然離得太遠肯定聽不到的。
第三天的早上八點,會議就開始了,郭府供奉姜德主持,這個也是趕鴨子上架,從來沒見過這么多人開會,可比金鑾殿早朝的人數多多了。不知道多少人,反正就是還一直往里塞。
姜德維持秩序,用話筒喊的,聲音很大,“都不用擠,坐哪都一樣,保證都能聽見。”
這效果杠杠的,看來郭家拿出來的東西都很稀奇,都是從未見過的。
來人已經不少,各行業代表也都到齊,郭一凡就讓姜德直接宣布開始,后面的人也不往里進了,反正在外面也聽的到。
與會人員包括郭大少,供奉姜德,科學家宋應星、徐光啟,大夫陳實功、張景岳,天文學家:薛鳳祚、李祖白,地理學家徐霞客、王士性,農畜學家屠本畯、喻氏兄弟,以及工部、兵部主事等人。
至于聽眾就太多了,五花八門,什么行業的都有,就連郭家工坊休息的工人也來了,本就住新明小區,湊熱鬧也方便,最離譜的還是和尚、道士、尼姑,甚至武林人士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