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郭一凡想發展資本主義,因為工部研究院連蒸汽輪船都研制出來了,早在蒸汽機成熟時,郭一凡就把儲物戒里的貨輪給了工部一艘,這還是內燃機的。
這可把這批研究員驚的不行,卻被郭一凡一番胡說八道給唬住了,直接說是泰西的科技已經高度發達,我們再禁海再不迎頭趕上會有什么后果,落后就要挨打,當藍眼睛黃頭發的洋人用艦炮轟上我們的土地,炸死我們的人民,朝廷能袖手旁觀嗎?
當初這批研究員來自大明各地,都是有志之士,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是為了國家的富強,不遠萬里來到京城,不要說郭一凡這么鼓動了,哪怕朝廷給的待遇都讓他們受寵若驚,敢不賣命。
這也就讓蒸汽輪船的研制加快了進程,一樣的還做不到,但用蒸汽機加輔助帆,硬生生的搞出來一艘古今結合的輪船,全是鋼鐵打造,卻也有立帆,是怕煤用盡了不能動彈,但造型已經跟現代的八九不離十了。
而且還在上面架了不少火炮,當然因為有了迫擊炮,蒸汽輪船的戰力已經大大超出了世界水平,如果補給到位,或者說有郭大少的儲物戒,那環游世界都不在話下。
世界這么大,你想去看看嗎?
如果郭一凡在京城敢問這句話,應該會有無數的熱血青年踴躍報名。
一個人的眼界非常重要,這是他形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主要來源。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其實這是有依據的,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的依據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現代基因也證實了人類所有的祖先都來自非洲大陸,不是其他大陸沒有猿人,而是在競爭中失敗被淘汰了,可為何強龍能壓地頭蛇?
就是因為非洲大陸遷移的猿人學會了本事,一路上克服艱難萬險,就像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不學會72變,又如何去度81難。
無論行萬里路還是閱人無數,其結果就是增強了見識,學會了本事,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不遇到問題就永遠不會有答案,人類的學習都是從錯誤開始的,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走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跌倒,又如何奔跑。
愛迪生發明燈泡失敗上萬次,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也差點摔死,郭一凡作為四百年前的人,站在無數的巨人肩上才換來了在大明的游刃有余,而京城的青年也是心在四方,志在天下。
但郭一凡決定自己先試試,不過這還要再等等,等到朱徽嬋生下他的孩子,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他的母親張凝怡比公主更早懷有身孕,這在古代很常見,也會有人老來得子,不過需要生活條件好點,不然營養不良器官早就老化了。
因為郭一凡給足了營養,郭夫人和公主都孕育的非常順利,包括沾光的張貝、張妮,讓郭老爺和姜勇少受了很多罪。
孕婦情緒之所以起伏較大,主要是體內能量代謝旺盛,沒有能量,如何運轉超負荷的機能,所以維生素B消耗很快,需要大量補充,不然火氣會很大,動不動發火,上火就是因為缺乏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