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在此閉關修道,鎮壓國運,時機不到,不可出世。
這一鎮壓,便是三百余年,說多了都是淚啊!
不是他天命宅星,愛在一個地方待著,屬實是他走不了啊。
不然,殺妻殺子破家之仇,如何能三百余年分毫未報?
他前世就一屁民,今生也不是大善人,雖說談不上真小人,可也論不上真君子。
有仇當場就報,如何能像當今,只能看著一個個仇人逍遙至今。
不過,這一切,總算是要結束了!
當年姬亶的太爺爺投商,任商朝西路防御官的時候,姬焚便見到豳國龍脈所化的禁制開始衰弱了,他能活動的范圍也越來越大。
為了當時的豳國國主不要找他辦事,他佯裝重傷,揮袖而去。
可其實,他也沒能走多遠,只能在豳國國土之內轉圈子,在外面,他連一步都踏不出去。
直到姬亶他爹繼位,莫名奇妙又反商自立了,搞得姬焚沒奈何,只能一步步被禁制邊緣擠回了涇河水府之中。
不過,自那之后,直到姬亶出生,姬焚便將記憶中的一切與如今對上了。
要說他爹姬劉,他是真的沒有印象,可要說姬亶,他還是知道的。
由于前世姓氏與周朝分封諸國有關,他特意還去看了一下周朝歷代帝王系世表,恰好知道,周文王的爺爺,就叫姬亶,人稱古亶父,又被武王追封為周太王。
得知這一切之后,姬焚的心思便活絡開來了。
他要想脫困,唯一的辦法便是豳國龍脈破滅亦或衰弱到不能在限制他的地步,
要想脫困的辦法有二,其一自然是棄將他放出去,可都三百多年了,他早從最初的幻想到如今的想都不敢想。
其二,他不斷與龍脈對轟,這樣他和龍脈,不是他死龍脈破碎,便是龍脈破碎他跑路。
可真要這樣干了,與他無益。
龍脈破碎了,便代表著豳國也完蛋了,這是他的家,他又不是二哈,犯不著抄家。
不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變通。
結合前世所知所聞,姬焚從小將姬亶接在水府,悉心教導,尤其向其灌輸‘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存,人地皆存’的中心重要思想。
經過幾十年的悉心澆灌,幼苗長成了大樹,如今,終于是果熟落地的時候了。
待到豳國百姓盡數遷往周原,豳國國運破滅,他姬焚,便是終于能脫困了!
到了那一天,算總賬的時間,也便快到了。
……
這時候的豳國,整體還是處于半農耕半游牧狀態,不是他姬焚沒上心,不想著改變百姓生活狀況。
而是受限于地利與天和,沒得辦法。
這么些年來,除了敲邊鼓得了些功德之外,他可謂是毫無收獲。
半游牧民族的特性,讓豳國的牛馬一直保持在一個可觀的數量,這對豳國百姓的遷移,無疑是非常友好的。
沒有讓姬焚多等,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一直禁錮他活動范圍的龍脈禁制,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