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第二天就是開學的日子,我心里不禁擔心,沒有報道,學校還能收我嗎?整整一晚上都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今天,是正式開學的日子。我局促不安,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去學校。都早上八點了,爸爸還沒有回來。我在屋里,不停地踱著步子,望著大門,終于看到了爸爸的身影,他邊洗手邊說可以去學校了。我高興得差一點蹦起來。
報到的時間是九點,爸爸給了我學費,讓我自己騎車去新鄉村。
我沿著馬路一直走,下了大坡兒,房屋就開始變得密集起來,我知道新鄉村到了。這是我第一次獨自來新鄉,我找了村民打聽了學校在哪里。順著他的手勢,我下了馬路,往東走一段小土路,下個小坡兒,再上一個小坡兒,一所高墻圍繞的學校就映入了眼簾。黃漆刷滿的紅磚墻上,方正的刷上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八個大字。
再向東走,才是正門。
這是一所看起來并不大的鄉村中學,碩大的門牌挺立在大門口,讓人心生敬畏。“凌云中學”四個大字正沖著太陽,熠熠生輝。
門前是高高的操場,放眼望去足足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正門口正對著上操場的臺階,大約有二十多級。門和操場之間是一條很寬的土路,有兩車道那么寬。
往門里去,紅磚鋪滿了兩排教室之間的甬路,一直通到最后一排教室的臺階前。甬路的盡頭,是國旗桿,和只夠三四個人站上去的主席臺。
教室的外墻上都是張貼了白色的瓷磚的平房,門窗那時候已經是鋁合金的大窗戶,算得上是硬件非常先進的學校了。只是教室的門,還是綠色三格的木門,跟小學的教室差不太多。
教室看上去并不多,大約有三排十五六間教室。
進了大門,首先看見的是一排垂柳,大約有十幾棵。
在我心里,垂柳一直是浪漫的代表。你看《童年》里就有“池塘邊的柳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又有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這柳樹垂到地上,微風拂過,柳枝飄飄蕩蕩,像是少女的秀發一般飄逸,我的心也跟著悠悠地溫柔起來。
報道就是在大門口一棵柳樹下進行的。剩下的人已經不多了,我交了報名通知書,他們再三核對了我和我爸爸的姓名,沒用多長時間,我就辦好了各種手續。老師指示我去初一(1)班。
初一(1)班,在最里面一排,最東邊的教室,再往東是廁所,嗯,上廁所方便,我心里想。
綠色的門敞開著,一位穿了一身黑色的男老師在指揮著什么。碩大的窗戶里人頭攢動。我看著白色的外墻,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白光,這就是我未來要學習的地方了。嗯!我的心歡騰起來,我終于上初中了。
我緩緩踏上了門前的臺階,老師早就出來了,卷而蓬松的頭發很讓你懷疑這是不是燙過的,一張國字臉上眼睛早就笑彎了,下巴右側有一顆碩大的痣,笑著對我說:“你是1班的嗎?”
我點點頭。
他說:“進去吧。自己找座位坐,”蓬松的卷發跟著他的頭抖了幾抖。
班里已經基本坐滿了人,都是稚氣未脫的新面孔。我左看右看,靠后的位子上有一位女同學,于是就背著書包坐在了我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