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秦淮河邊,巧遇親戚
古磊的人生命運有如此之坎坷多磨,有幸在河南開封遇上了貴人讓他落腳做了一個赤足醫生,而且獲得了愛情。但是,命運又出現了變數。
正當他有了事業愛情之際,未料風云又起。因當地審查外來人口,他第一個被隔離審查。在這危難關鍵時刻得到了癡情女蘭花的真心相助,他不能不忍痛割愛地告別蘭花一家人再次開始了人生流浪的日子。
古磊隨著通往內地的鐵路或公路方向,忍受著風餐露宿的人生辛苦,疲勞不堪地往前奔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又開始無目的地流浪著,他買了一張中國地圖,他仔細地看著這張地圖,希望辨別出去內地的正確方向。雖然有地圖作指引,但是,最后還是走錯了方向,他不知不覺流浪到了秦淮河。
每天因為東西吃得太少,時刻感到肚子餓,肚子里經常饑餓得饑腸轆轆如唱京劇一般的難受。他實在忍受不住了只好走進一家飯店,用身上不多的錢買了一碗飯和一盆蔬菜慢慢地吃著填那空空的肚子。
這一點飯菜吃完了正準備離開飯店時,偶然間聽到一種家鄉的口音傳來,他尖著耳朵仔細地辨聽了一下,聽出了這是窗邊餐棹上一對青年男女在說話,說的是家鄉口音。聽到這種家鄉口音,他感到意外的興奮,他認真地看著這對男女,仔細地聽著他們對話。古磊心中認定了他倆就是同縣同鄉的老鄉。
在外遇到了家鄉人,讓他感到一種興奮與激動。他定了定神之后大膽地鼓起勇氣走到他倆的餐棹面前,他故意用家鄉話與他倆搭訕起來。
兩位年青人見到古磊也是一個年青人,聽口音還是一個同縣同鄉的老鄉。在外遇老鄉兩眼淚汪汪,雙方都有著一種親切感覺。
這對男女青年正好在喝酒聊天,見到古磊是老鄉便熱情地邀請他也坐下來喝一杯,古磊見他倆非常的真誠也就不推辭,大放地坐了下來。古磊用最土的家鄉話與他們閑聊起來。
通過聊天,了解到這兩位同鄉男女還是大學生,而且是在上海一所大學讀書。男的姓張名國棟,女的姓王名琳。因為學校放了假,假期比較長,所以他倆有時間結伴出來玩玩,因為這里有他們的親戚,所以跑到秦淮河來了。他們在這里已經玩了好多一天了,現在正準備回去,已經買好了下午五點的火車票。
在聊天中,他倆問及到古磊為何也到這里秦淮河來了,古磊想都未想便把以前編好的經歷故事告訴了他們。他倆也沒有多問便信了。三人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邊吃邊聊著家鄉的有關風土人情和家鄉的變化,大概聊了一個小時。古磊這一餐總算是真正吃飽了,他非常感激這二位陌生的家鄉人,真是寒冬送炭讓不知道用什么言語來表示感謝。
聊天中,兩位老鄉還問古磊是否與他們一起回去。古磊說了個謊,他說他也是來到這里投靠親戚的。他的親戚很好,同意為他在這里找一份工作。張國棟聽他這樣說也就沒有多說。隨后,三人一起離開了飯店,飯店離火車站并不遠,古磊陪著送他倆去火車站,而且親自送他們上火車。火車開動了,古磊才含著熱淚與他倆揮手告別。
人生就是有這么多的緣分與奇跡,人之間的悲歡離合,善惡相遇都是發生在瞬間,一個人的運氣,即是八字先生也是難以算準的。古磊偶然遇到這二個年青人,也許是運氣吧。他站在鐵路旁邊看著已經遠去的火車,足足在那里凝視了十多分鐘。
秦淮河是流經南京的一條主要河流,自古商市豪宅林立,有六朝金粉之稱。古磊感覺到秦淮河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條件非常之有發展前途。秦淮河水陸交通方便,風景獨特優美,近靠南京市,距離上海市也不很遠,是一個最為定居謀生的好地方。最后他決定就在秦淮河不走了,準備在這里找到事做。他要把自己這顆動蕩不安的心在這里安定下來。人是活的,一切都是人為的,他意志已堅,他一定要在這里活下來,而且要活得更好。
這顆心定下來了,他每天都在秦淮河岸邊的街道上走來走去地尋找機會,每天只吃一頓飯都在堅持下去,希望又能碰上好運氣。
秦淮河岸邊上有很多人在搞搬運,這個水路交通都十分發達的地方商業環境很好,發展潛力極大。這里來往的商船很多,碼頭也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