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魏征當即上前,拱手稟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啟奏!”
嬴政微微點頭:“講!”
魏征拱手道:“陛下,如今我大秦軍隊剛經歷血戰,此刻應修養生息,不宜再戰!”
“而且我大秦初立,根基尚且不穩,臣覺得,應該先將此事通報天下,穩固民心,然后修養一陣,厲兵秣馬,方可再啟戰事!”
魏征話音落下,立即便有不少官員上前附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幾乎有大半的官員,都覺得此時再啟戰事不妥。
不過就在這時,一道冷哼聲忽然在殿內響起。
眾人尋聲看去,只見呂布豁然走出,不屑地看了眼出列附和的官員,隨即朝著嬴政拱手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講!”
嬴政平靜開口。
“魏尚書所言,臣不敢茍同!”
呂布直言道:“正所謂報仇不隔夜!我大秦初立,此戰又成功擊退來犯之敵,正應該乘勝追擊,報仇雪恨,洗刷恥辱,向天下宣布我大秦的崛起!”
“至于魏尚書所擔憂一事,大可不必!”
“臣反倒覺得,就應該趁此之際,我軍將士血氣未泯,一鼓作氣,兵發各路,將此次來犯我大秦的各大勢力覆滅,順便開疆擴土,收復領地,以揚我大秦之天威!”
最后,呂布臉色肅然,單膝下跪,沉聲拱手:“末將,請戰!”
呂布話音落下,武將行列,又是幾人一起站出,拱手道:“末將請戰!”
殿內頓時靜了一下。
緊跟著,魏征再次上前,看向呂布,道:“上將軍所言差矣!”
“嗯?”
呂布雙眼微瞇,看著魏征,道:“你對本將所言有意見?”
氣氛一時有些微妙。
站在魏征身后的幾人,迎著呂布凌厲的目光,一時間身軀都有些發軟,不敢對視,更不敢再開口。
唯有魏征,寸步不讓,直視呂布,道:“兵家所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上將軍既要請戰,可曾了解對手?!”
“其他且不說,僅是此次來犯我咸陽的勢力中,大隋和李閥!
僅這兩個勢力,上將軍覺得,難道他們就這點實力不成?!”
魏征冷哼道:“大隋三百萬大軍,除了此次前來的八十萬,其余兵力都在戍邊或是鎮守各城。
但如今我大秦立國,才是大隋最大的威脅!
萬一大隋直接召集各地兵力,舉國伐我大秦,屆時上將軍如何抵擋?!”
“此外,還有北方太原的李閥,幾乎與我大秦毗鄰而居,而李閥同樣擁兵百萬,若是響應了大隋號召,同時來攻,上將軍又該如何抵擋?!”
“更別說還有此次伐我大秦的武林各派,少林、武當、全真……幾乎每一個門派都有底蘊存在,這些勢力若聯合起來,同樣是一股不弱的戰力。”
“此刻還好,他們只是響應大隋朝廷的號召,隨便派出一些人手來助大隋朝廷,并未徹底聯手。
但如若我等此刻出兵,到時滅不了他們,反而導致他們聯合起來,全力伐我大秦,到時候上將軍又該如何抵擋?!”
一連多問,直問得呂布說不出話來,死死地盯著魏征。
“你……”
“好了!”
嬴政忽然開口打斷,深深看了眼神情嚴肅的魏征,旋即看向旁邊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道:“左相有何建議?”
聞言,眾人的目光都轉移到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微微沉吟片刻,上前道:“啟稟陛下,魏大人所言不無道理,此刻我大秦初立,不宜樹敵太多,萬一真惹得天下勢力聯手伐我大秦,屆時我朝將舉步艱難,寸步難行!”
“不過……”
說著,諸葛亮話音一轉,看了眼魏征,道:“若依魏大人之言,如今大隋可動兵力不會太多,那些戍邊的兵力,大隋應該是不會動的。”
“邊境之外就是異族,若無兵力鎮守,異族長驅直入,這種局面對大隋朝廷而言,比面對我朝的威脅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大隋的威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至于北方李閥……”
諸葛亮眸光一閃,道:“李閥被正道六門之一的慈航靜齋舉薦為此代真龍天子門閥,未來必取天下,所以李閥肯定早有不臣之心。”
“如今我大秦立國,與大隋相斗,這恐怕正是他們所樂意看到的,李閥正好可以趁機發展勢力,以待來日舉旗稱王,所以李閥出兵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