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很多種辦法,只有你不知道,沒有那些資本家想不到的事情。
“行,你厲害。”葉新晨稍微一想也是知道國內的情況,所以也不再多說什么,不過轉頭又說道,“聽說你還想演電影?”
“呵呵,是啊,人嘛,年紀大了,得有自己的追求了,我也是有自己的夢想的啊,阿里巴已經到了他的極限,我可以徹底放手了,接下來,我需要追求我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葉新晨看著老馬一臉灑脫的模樣,也是問了一句,“沒有交給你兒子,你真的沒有后悔過嗎?”
“后悔……可能有吧,但是我更希望阿里巴能夠永遠的傳承下去。”
葉新晨看著這個老人,也是像第一次認識他一樣。
實際上老馬現在真正的退位了是好事,因為所有人都有幸見證到了華國史無前例的第一家大型公司順暢又完整的交接,因為在老馬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之前,阿里巴至少做了十年的準備。
幾乎每一個創業者都想過要是公司缺了自己會怎么樣,如何把企業健康并安全的傳遞下去,是無數企業都無法解決的難題。
因為華國是一個注重血脈相傳的國度,從有了朝代開始,就是父親的帝位由兒子來繼承,如果是外人接手,一般就預示著一個朝代的終結。
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怎么會給別人?
發展到現在,辛苦打下來的江山變成了辛苦構建的商業帝國,下一代接班人的邏輯往往也是子承父業。
這也就是為什么李嘉誠、劉永好會選擇自己的兒女作為企業繼承者。
可子承父業,最大的問題在于并不能把成功傳承下去。
阿里巴做的交接,就是在用“合伙人制度”打破這個困境。
那段時間,也有“老馬為什么不把阿里傳給兒子”的話題熱議,但有一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放在現在也無比合適。
2016年瑞士聯合銀行有份報告指出,家族式企業傳遞到第二代后通常大約有30%的存活率,傳遞到第三代就下降到12%,只有3%~4%的家族式企業能夠傳遞到第四代。
華國的創業浪潮其實誕生了無數優秀的企業,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發現,長久以來沒有設立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后期的傳承變成一個頭疼的問題。
如果創始人由于某些原因突然離開,對企業的打擊往往會是致命的。
這一點,葉新晨以后也將會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