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使神龍,變出米山面山……
這些傳說,原本只是在丹山鎮附近流傳,此刻也跟玄機真人的名聲一起,傳遍了整個荊州。
本來,在這種天災**的時候,就最適合傳教,更何況百姓們本來就是盲從的,幾乎沒有受到過什么教育的他們,可不會像大報恩寺的這些高僧們那般,覺得這些故事扯淡。
正所謂三人成虎,既然那么多的信徒,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親眼見過神跡,他們也都信了。
或者說,至少表面上信了。
一下子,那些僧侶跟香客們,看向那華美醒目的法壇時,目光就變得詭異了起來。
當然,普通的難民們倒是沒有那么多的心思,他們雖然覺得這斗法火氣十足,但這般打擂臺,對他們也是“大有好處”的,自然不可能反對。
就連那些對于玄機道人的傳說,嗤之以鼻的僧侶們,在看到法壇頂端緩緩盛開的水晶蓮花后,都有些驚疑不定了起來。
傳說,難道是真的?
明眼人都能發現,一直以來,在混亂的荊州中,都如世外桃源一般安之若素的大報恩寺,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跟躁動了起來。
就在這各方勢力,暗流涌動間,三天的時間過去。
轉眼間,就已經是大報恩寺舉辦祈雨法會,同時也是玄機真人上門挑戰的日子。
因為斗法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荊州的緣故,來圍觀的人,比大家想象中的還要多上不少。
不僅那些達官貴人,士子鄉紳們,就連附近的災民們,也都一窩蜂地擁擠了過來。
大報恩寺的名聲,早已打了出去,那些難民們都知道,在這座佛寺附近,至少不至于餓死。
當然,如果有細心的人,在大報恩寺施粥的地點附近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
那些來領過救濟粥的災民們,許多在領過兩三次之后,就不會再出現了。
這自然是很蹊蹺了,因為對那些走投無路的災民們來說,想要讓他們主動離開這個,能有一口粥喝的地方,可能性有多么的渺茫。
這些難民們究竟去了哪里,其實顯而易見,畢竟魔門嘛,自然是交游廣闊,認識幾個像鐵騎會一般的勢力,也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聞空也不可能知道,這三天間,玄機真人派出去的冤魂們,也都已經跟著這些人,要將這些路線全都記錄下來。
只要再過幾日,便會將這些勾連魔門的勢力,一一揪出來。
至于到時候會怎么處置,那就看玄機道人的心情了。
畢竟,以江淼如今的心境,實在很難有興趣,去跟這些小魚小蝦計較。
總而言之,大報恩寺門前的廣場上,聚集著黑壓壓的人群。
不過,以僧侶跟兵丁們為界限,這些人群也被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幾個部分。
最核心的,自然是那些達官貴人跟聞空等“大師”們。
其次,便是那些附近的地主鄉紳們。
最外群,也是最擁擠的普通百姓,則是被擠得最外圈。
好在,玄機道人繪制出來的法壇足夠高,即便是外圈,也不至于看不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縱然是這三天時間中,大報恩寺的僧侶們日夜勞作,也只是搭起了一座木頭臺子。
雖說高度也有三丈,外觀也不算差,但那也只是相對而言的,一放到玄機道人繪制的華美法壇面前,就不免相形見絀了。
但聞空能怎么辦?
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他們大報恩寺厲害了。
畢竟,凡人,怎么能跟開掛的相比。
在跟知府大人交流的時候,聞空看似蒼老的眸子,也不自覺地,在最首座跟人群中掃過。
潤王還沒有到,這位殿下身份特殊,必須要等到最關鍵的時候,他才會出場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