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了一會兒,曾書書總算是擠進教室,站在最后排的過道上,后背貼著墻。
倒也涼快。
視野也極好。
可以清楚看到講臺上的張銘。
他這會兒是在講經典名篇賞析,講到朱自清的《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說著文中的語句,張銘扶了扶眼鏡,露出個笑容,忽然間轉過身去。
正面黑板。
背朝學生。
曾書書頓時一愣,這老師,有點騷啊。
不由搖頭笑笑。
教室里的其它學生先是微楞,回過神來,也都是哄堂大孝。
“老師,你呆在這里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兩個橘子。”
有膽兒大的學生笑著起哄大喊。
張銘看了他一眼,也沒生氣,淡然說道:“我就吃兩個,剩下的都給你。”
唔?
有人再次笑出聲來,也有人茫然,不知所以。
張銘:“哪位同學知道這一句的出處?”
前排一個女生舉手起身,忍著笑說道:“老師,語自《駱駝祥子》,爺爺對孫子說的話。”
全班再次大笑。
整個階梯教室,都成了歡樂的海洋。
曾書書也是有點被感染,第一次覺得,語文課,似乎還挺有意思的,不用分析什么“中心思想”,跟聽相聲似的。
文化人占人便宜,都不帶臟字的。
張銘又問:“那……還有沒有同學能反殺?”
臺下又一個學生舉手。
“老師,我有一句可破。”
“這句……你還想吃兩個呢,橘子皮泡點水喝得了。語出《四世同堂》,太爺爺對曾孫。”
哈哈哈哈……
笑聲更加爆炸,像是炸鍋。
曾書書也是忍俊不禁。
厲害了厲害了。
學生和老師都不是好惹的。
張銘也是笑著,點頭贊許,夸一句閱讀量可以,然后繼續講背影,講朱自清的風骨和才華。
他的課,節奏很好,妙語連珠,頗有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采。
“咱們再說到現代流行語,其實,網絡上所有的流行梗,在古人的詩詞歌句中,都能照到對應款,我給大家做幾個比較。”
“比如:秀恩愛,死的快。”
“古語有云,愛而不藏,自取其忘。”
“再比如:我就靜靜看著你裝逼。”
“有詩云,常將冷眼看螃蟹,看爾橫行到幾時。這句是明朝時的民歌,《京師人為嚴嵩語》。”
“還有:可愛即正義。”
“為古語則是:傾城艷色,利建明德。”
“再如,備胎。”
“古有:章臺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語自瞿佑,《翠翠傳》”
……
張銘一口氣舉了十幾個例子,學生們的興趣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了,紛紛埋頭做筆記。
他講到每一句,都會把背后的故事,之間的淵源和典故,都大概說一下,娓娓道來,深入淺出。
曾書書漸漸聽得入神。
寶藏老師啊。
這也太歡樂,且迷人了。
這……就是北大嗎?
曾書書沒有去過別的學校,也不知道別的學校的老師,或者別的科目的老師,是否有這樣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