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恨鐵不成鋼,哀其不爭,有人神色悲痛,有人則是神色如常,還有人臉色露出譏笑。
董卓笑容更為古怪,不屑的看了一眼少帝,隨即厲聲說道:“吾有一言,眾官靜聽。”
眾官皆側耳。
董卓說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智慧聰穎,他有何資格繼承大統?”
此話一出,全場面色皆變。
特別是處于風暴中心,眾目睽睽之下的少帝劉辯,更是如芒刺在背,如鯁在喉,驚恐至極。
劉協瞬間處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之下,他故作一絲驚訝,看似平靜,實際心中卻如翻江倒海。
勞資,要當皇帝了!
淡定,淡定!
他目不斜視,穩重無比。
實際,緊握的拳頭已經冒汗。
群臣震驚,但此時竟無人敢反駁,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見無人敢弒鋒芒,董卓神色得意,繼續道:“吾欲廢帝,立陳留王為帝,諸大臣以為何如?”
諸官聽罷,不敢出聲。
董卓言辭激烈,并非臨時起意,指定陳留王為帝,也并非指鹿為馬,這已經是老話重提了。
所有人心中恨董卓猖狂,卻無人敢出言反駁,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向太傅袁隗。
然而,太傅袁隗與袁紹政見不合。對于袁紹與何進擁立的少帝,他并沒有多大好感。
相反,對于董卓立劉協為帝的想法,他是非常贊同的。
太傅靠不住,眾臣又將目光轉向了司徒楊彪,總需要人出頭鳥。
劉協也跟隨著眾人的目光,看向了司徒楊彪,頓時目露異色。
關于楊彪以及其家族的信息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皆為漢末四世三公的大族,權勢一時無兩。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歷史中,這個時候的楊彪就快遷太尉,然而,他也保持沉默。
董卓更加得意,拔劍在手,神色一凝,對眾官大呼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于是命令李儒讀策:“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
陳留王協,圣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
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策完,詔書剛念完,階下一大臣,尚書丁管憤怒高聲大呼:“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董卓大怒,喝武士拿下。
“拖出去,斬!”
丁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
劉協神色復雜的看著這一切,雙眸微閉。
自古皇權交替,總有人會為此人頭落地,這丁管確實是條漢子。
滿朝文武,也只有他一人如此剛烈,不畏懼董卓權勢。敢于如他一般正面抨擊董卓的,還有誰?
不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沒有膽氣,造成這一幕有很有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