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無馬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陸無敵就是沒牙的老虎,只是看著氣勢唬人,李太平此時用劍只是想給陸無敵足夠的尊重,其實即使不用劍,對付善于戰陣廝殺的八品武者,一雙手也就夠了。
李太平手腕一抖,長劍振出無數劍花迎向那些鐵槍,一陣密集的金鐵交鳴,鐵槍悉數被擊落。李太平欺身而上,人隨劍走,劍似游龍上下翻飛,一路離手劍端的變幻莫測,讓人防不勝防。
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平道的離手劍自然最強的便是同時運劍三把,以李太平目前的修為也僅僅能運劍兩把,第三把若出反要弄巧成拙。
太平道離手劍很強,面對陸無敵一把劍便能勝之,李太平不認為陸無敵有資格讓他再拔劍。也確如李太平所想,陸無敵武道路子實在不適合江湖械斗,鐵槍大開大合氣勢力道都有了,可就少了變化,與人一對一廝殺很是吃虧。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斗,陸無敵畢竟不是真無敵,所以陸無敵敗了。
陸無敵低頭瞧著穿胸長劍,感嘆道:“確實夠了快,可惜老三不在,他若在一定會非常歡喜的!”
五大劍宗雖勝,卻是慘勝,劍宗三百多門人魂斷西湖。特別是秋水劍宗有一半門人而且大都是年輕女子,在這一戰中香消玉殞。秋水劍宗從未受過如此沉重的打擊,殷三水作為秋水劍宗宗主,這一刻仿佛一下子老了幾十歲。
殷三水覺得自己真的老了,竟然未能留下拓跋家那名宗師高手,心中就像堵著一塊移不開的巨石,令其心中煩悶隱隱作痛。再加上秋水門人死傷慘重,殷三水覺得她有愧于秋水歷代先人,便起了退位讓賢的心思。
澹臺紫衣作為秋水劍宗最有潛力的弟子,臨危受命接任了秋水劍宗宗主之位。殷三水很固執,她的決定沒人能夠改變,澹臺紫衣也不行,所以澹臺紫衣也只能硬著頭皮接了這份沉甸甸的擔子。
今日一戰,七劍盟變成了五劍盟,看似實力大損,其實卻并非如此。袁守正剔除了劍盟中三心二意的清風劍宗和白云劍宗,反而讓劍盟更加團結,更有利于日后的發展壯大。
五大劍盟逝者已逝,哀傷過后劍盟未來之路還要走下去,袁守正登高而呼,想要宗門延續,地方安穩,劍盟未來便要合縱連橫,強強聯手。而目前最要緊的便是派人出訪江寧拓跋家,面見拓跋迥談上一談。
這年頭想要坐下來平等的談判,你若無實力,便沒有坐下來的資格。袁守正暗中調動劍盟高手,就是為了全殲拓跋家黑騎,以展現劍盟實力和決心,讓拓跋家不敢小視。
袁守正相信大乾朝的軍神還在,那么拓跋迥便不敢明目張膽調動大軍滅了劍盟。既然拓跋迥不敢,那么就能談,為劍盟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壯大自身。可是派誰去這是個難題,這個人在劍盟中要有足夠的分量,又得讓拓跋迥忌憚才行,否則人剛到拓跋家,沒準就被拓跋迥砍了。
殷三水的退位讓賢,解決了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