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守正最大的難題。澹臺紫衣除了年紀輕了些,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人選,特別是澹臺滅明親孫女的身份,讓拓跋迥絕不敢造次。袁守正也是沒有更好的人選,不然他絕對不會讓一個小姑娘去面對當世梟雄。
剛剛接任秋水劍宗宗主之位,便要出使拓跋家,澹臺紫衣心里很是沒底。畢竟與拓跋迥面談的結果,直接關系到劍盟的未來,這個擔子有些太重了。
袁守正也知道小姑娘絕對斗不過拓跋迥,便派了巨闕門那位老江湖陪同小姑娘出行。巨闕門的大長老武道雖然稀松平常,可做人卻八面玲瓏,是個有心眼有魄力的。
江湖上還能自保而不依附任何勢力的小幫小派不多見了,雖然不多卻還是有的,比如廬江郡新平縣霍家。
霍家在大乾朝很有名,不但有名還很特殊。霍家幾輩人沒有文人大儒,也無高官和武道強者,卻能在大乾朝混的風生水起盡人皆知,皆因霍家有門手藝,可流傳百世的手藝。
霍仲陶七十有三,制了一輩子陶器,最出名的作品便是奉于太極殿的獅象大獸二座。大乾朝數得上數的名門望族,誰家要是沒有兩件出于霍仲陶之手的陶器,都不好意思請人到家里來。
要說僅憑手藝便能在大乾朝吃得開,這很不現實,幸好霍仲陶生了個好兒子。霍藝妙心靈手不巧,雖未能繼承老爺子的手藝,卻是個心思活絡的家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哄得各方勢力都很開心,這份能耐可是相當不簡單。這不長壽門購陶的商隊便排在拓跋家后面,一向不對付的兩家,卻在霍藝妙游說下井水不犯河水,很消停的相安無事。
新平縣不大,卻是大乾朝陶器之鄉,大乾朝絕大部分陶器都是出自這里。縣里大部分都是手藝人,能憑手藝混飯吃,便沒人愿意過那有今日沒明日的武人日子,所以新平縣混江湖的人很少,也就大門大戶的雇幾個看家護院的武夫罷了。
此時新平縣來了一對年輕郎君小娘,只見郎君儀表堂堂風流倜儻,而那小娘更是貌美如花,雖表情冷淡,顧盼間那雙桃花眼卻能把男人的魂兒都勾沒了。
“品山啊!還是把面遮了吧!你說你這一路給我惹了多少麻煩?你這哪里是來幫忙的,我看是來幫倒忙的好吧!”崔明道愁眉苦臉的埋怨道。
慕品山瞪著崔明道:“說了不遮就是不遮,你若再說我便回大興城。”
“不說,再說我就把嘴縫上。”崔明道趕忙陪笑哄道。
慕品山見崔明道低聲下氣的樣子,這才嫣然一笑:“你不是要查你家商隊被何人所搶嗎?跑這新平縣來干嘛?你也想買陶器不成!”
崔明道很想擠兌慕品山幾句,俺家還缺陶器,光出自霍仲陶之手的陶器就不下十件,你瞧不起誰呢。可崔明道想了想,還是把話又咽回肚子里,他可不敢惹這個點火就著的美人。要不又鬧著要回大興城不說,還要到李太平和南宮守那里告狀,誣陷他崔明道見色起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