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康碩的數據,更為了他這一輩聽都沒聽過的實驗方式,趙為民吃在實驗室,睡在實驗室,七天七夜幾乎都沒走出去過一步,就為了第一時間記錄和驗證這個數據。
結果,沒有令他失望,經過七天的觀察,現實中得到的數據跟康碩第一天給他的數據幾乎沒有任何差別。
那天,趙為民足足在實驗室的地上做了好幾個小時,百思不得其解,這壓根就不合常理,也不符合認知。
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也由不得他不信。
“自那之后,我老師和康老師就一直在對擬真實驗室的這套系統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實驗和驗證。”寧凝介紹道:“這效果聽起來玄乎,可是它就是真的。
“為此,我們老師還專門做過兩個特別極端的實驗,一個就是把兔子的腿生生砍掉一只,然后評估它何時死亡的,另一個就是小白鼠,不給吃的,多長時間餓死的。擬真實驗室給出的時間,誤差在個位數的秒級。
“這樣的結果出來之后,我老師就徹底的瘋魔了,一直在想辦法‘找一次茬’,就像證明這個系統不可靠,但目前全都失敗了。”
寧凝笑道:“從動物身上做了無數的實驗,證明這個東西是可靠的,但,我們現在也只驗證了短期的實驗。至于長期服用的藥物,幾年十幾年對生物體的影響,這個還沒辦法驗證。但康老師堅持認為這個數據是絕對可靠的,我老師則是存有疑慮,認為需要觀察。
“這次白血病志愿者的招募,治療效果的觀察就是這個系統驗證的一部分。我老師現在也正忙著設計一系列的短期和長期驗證實驗,來評估這個系統的精確度和適用性。”
介紹道最后,寧凝還感慨道:“如果最終證實這個系統確實有這樣神奇的功能,那以后的藥物實驗就好做了,也不需要動輒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動物實驗和長期的臨床實驗了。
“直接通過這套系統,一計算,短期內就能知道一切的效果和數據,藥物研發的周期,臨床實驗的周期那都將大大的縮短,這絕對會是全人類的福音。”
李立早就聽明白了,這跟“不上線實現系統”不就是一回事兒嗎?
只不過“不上線試產系統”的所有東西都是固定的,不像生命物體那樣會有不斷的變化,比如吃什么喝什么,會不會突發什么疾病等情況會影響仿真結果。
但即便李立不是研究制藥,也不是研究生命科學的,他也知道,對生命物體的擬真和評估跟工業設計的仿真,差距可真的不是一點兒半點。
就算能夠運算,運算的量級也絕對不是一個層次的。
怪不得康碩一直在強調單一變量,如果不強調這個,那甚至都可以直接去評估一個人的壽命幾何了,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至少現在的算力是不可能達到的。
除非,把人一輩子所有遇到的變量全都輸入進去——比如這輩子每一頓吃什么樣的飯,呼吸什么樣的空氣,喝什么樣的水,走多少路,運多少動,等等等等這些變量每天每次都精準的輸入系統,事實上這又怎么可能呢?
但即便是單一變量,那也非常不容易了啊,藥物實驗本就是控制變量的,即便是現在的臨床試驗那也是要規避其他因素的影響的。
李立腦子里已經完全被這個東西給吸引了,這個時候,他迫切的想知道女兒的移植的擬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