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真正的過目不忘,只需快速瀏覽,就會印到腦海當中。
同時孔祭酒還可以一心二用,一邊繼續的印書,一邊開始理解和整理。
別人一年讀的書,可能都沒有孔祭酒一天讀的書多。
但是寧辰,卻沒有這樣的積累。
孔祭酒是可以確定,寧辰沒有這樣的積累的。
……
跨過了臺階來到書舍當中的寧辰,面對面前的紙、筆,也在仔細的思考著,自己究竟要做一片怎樣的啟蒙文章。
文山書海中的每一關,考驗的都是你對這一關的理解。
知,考驗的就是啟蒙。
在這里你或者能夠說明如何快速啟蒙,或者你可以作出幫人啟蒙的文章。
說明如何快速啟蒙,這個寧辰直接就否定了。
寧辰就是靠‘抄’啟蒙的,寧辰說‘抄’,別人也不能理解不是。
所以寧辰是打算做一篇啟蒙文章。
選啟蒙文章這個對寧辰來說,簡直太簡單了。
《三字經》和《弟子規》,寧辰都能全篇背誦。
只是在這兩者之間,寧辰需要做一個抉擇。
“還是《弟子規》吧。《三字經》后面有些典故,涉及人名這個很難解釋清楚。”
“而且弟子規開篇就捧圣人臭屁,這個圣人應該喜歡的吧。”
確定了《弟子規》之后。
寧辰快速的動筆,開始書寫弟子規。
其實原本《弟子規》里面有些內容,寧辰都忘記了。
但是入了儒道的九品之后,反而幫寧辰把這些內容都想起來了。
所以寧辰寫下來,是一氣呵成。
弟子規全篇360言,1080個字。
寧辰全篇以柳體來寫,所以這個速度,自然是不會太快。
因此,當寧辰寫到一半的時候。
書舍當中,已經有幾十個人過了【知】這一關了。
甚至于老榜眼,都已經成功的通過了【知】誕生了浩然正氣了。
可是寧辰依然在低頭奮筆疾書。
“你這弟子不會是想要寫一篇啟蒙文吧?”綠袍大儒看著寧辰的動作,忽而對孔祭酒說道。
孔祭酒并沒有回應,不過眉頭輕輕皺了皺。
因為孔祭酒有著同樣的猜測。
“孔祭酒你當年天賦異稟,都未敢嘗試寫一篇啟蒙文,你這徒弟是想要代圣人立書嗎?”綠袍大儒語帶嘲諷的對孔祭酒說道。
啟蒙書大家一般都會選擇圣人留下的書。
當然也有不選擇圣人留的書,而是選擇亞圣留下的啟蒙書的。
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想過,要替圣人做一篇啟蒙書的。
“只要能夠得到文山書海之認可,留一篇啟蒙文又算什么?當年我只是想要快點去后面看看而已,所以從沒有留下一篇啟蒙文。
對你來說困難的事情,那只能說明你的天賦不行而已。”
這種虧孔祭酒才不會吃呢,必須直接懟回去。
在孔祭酒懟回去的同時,寧辰這邊也寫下了最后的六個字。
看著眼前的《弟子規》寧辰覺得,過關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在寧辰放下毛筆的同時,忽然寧辰面前的文章光芒大作。
文章之上,升騰起了沖天的金光。
那金光將文山書海整個都染成了金色。
云山書院當中的圣鐘,無錘自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