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時間》錄制結束之后,林遠便帶著潘雅去了光線,準備跟光線的宣發部門商議一下預售的問題。
現在的電影宣發,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貓眼、淘票票、微影時代、百度糯米等網絡購票平臺。
近幾年國內票房井噴式發展,大盤從2011年的131億年總票房,到前些天剛統計出來的2015年441億年總票房。
短短四年大盤增長了310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助力來自三線以外的小城市。
而且,不管是小城市還是大城市,電影票的價格都是一個很敏感的數字。
原價動輒40元一張的電影票,不是誰都能毫不心疼的掏出來的。
而隨著觀念的發展,過年期間情侶、朋友、家人相約來到電影院看電影已經成了一種潮流。
如果有一群伙伴6人相約一起去看電影。
負責買票的人打開購票軟件。
《澳門風云3》票價29.9,六張電影票一共是179.4元華夏幣。
《無人區》票價14.9,六張電影票一共是89.4元。
兩部電影差了一百塊,雖然發哥+華仔明顯比林遠+茜茜更有牌面。
但《澳門風云》前兩部是個什么德行,【發哥+華仔】這個組合雖好,但導演是王晶,那就值得思忖一下了。
這時候,一旦六個人里有個女生是林遠的粉絲,或者有幾個男生把茜茜當做夢中情人,很容易就直接下單了!
每張電影票十幾塊錢的票補,影院是不會買單的,只能由購票平臺和片方來承擔。
后世,購票平臺的【份額之爭】漸漸平息之后,別說票補了,某些時候在平臺購票,甚至要比去影院買還要貴幾塊!
但現在正是各大平臺拼命燒錢爭搶市場份額的時候,【票補】這個概念就是這個時期由平臺提出來的,一開始票補的錢也是全由平臺來補的。
隨著【票補】的好處逐漸被大家發現、接受,片方也開始主動承擔部分票補。
但總體上來說,平臺的羊毛還是可以薅一下的。至少不用片方完全承擔這筆錢。
否則片方非得虧死不行!
一張正常價格30元的電影票,影院分52%左右,各種稅拿走9%左右,片方能拿到手的,只有39%左右,不到12塊。
如果票補到14.9,那一張電影票片方還要虧幾塊錢!
所以,平臺這時候承擔的那一部分票補,就很關鍵了!
...
不過薅羊毛也是要有技巧的,四大平臺為什么要燒錢搞票補?不就是為了告訴大伙兒【我這兒買票便宜!下載我!】嘛!
如果林遠跟四大平臺全都合作,到時候平臺一看,用戶在我這兒買票是19.9元一張,在其他的平臺也是19.9元一張,誰還會掏錢幫你賣票?
所以對于票補這件事兒,林遠可是跟鄧朝促膝長談了好久,才敲定的方案。
鄧朝上個月的《惡棍天使》,就是跟貓眼合作,由片方出資2000萬,平臺出資3000萬,票補資金共有五千萬。
其中,1000萬作為預售補貼,用來補貼預售票價,以提高首日預售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