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齊衡一個健步便翻身上馬的姿態,劉伯溫此刻站在大堂門口長長一嘆。
“如此貴人,若有朱元璋三分狠辣絕情,這天下又有誰能與他爭鋒。”
對于齊衡此去的目的到底是作秀還是真救,劉伯溫不清楚,但他很明白,這一仗打完后,整個義軍內部的勢力局勢恐怕就會出現不一樣的變化了。
不如,如今的局勢再如何變化,對于他劉伯溫而言都沒有太大的關系了。
朱元璋一次,齊衡一次。
如今這義軍的兩大人物,對于自己的態度都不是那么的好。
沒有一個將自己視為心腹。
想到自己曾經的騎墻之舉,如今也是萬般悔恨。
可事情已過,縱是悔恨也是無用了。
金陵城外。
早已經在江邊等待了許久的鄭光祖,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船只。
同時安豐路境內的韓欽也在收到齊衡的命令后,率領著手下的大軍朝著山東方向趕去。
與齊衡一樣,都是乘坐著快船,以最快的速度趕往。
隆平府。
張士誠的府邸內。
依舊是美女在懷的張士誠,看著身邊的弟弟張士信,說道:“放心吧,不會有問題的。”
可張士信還是有些耐不住性子的問道:“大王,那朱元璋可不是好惹的,之前我們不是已經定下了要在陳友諒與朱元璋大戰之時再動手嗎?如今為何提前了?現在動手,萬一那朱元璋調轉矛頭攻向我們,豈不是給那陳友諒做了嫁衣?”
面對弟弟張士信的追問,張士誠也是有些煩躁了。
“我說了,不會有問題,就不會有問題。你只知道那陳友諒可能坐收漁翁之利,但你可知道,如今那朱元璋連自身都難保了嗎?”
張士信聞言頓時一驚。
“大王,你這話的意思是......”
面對張士信的疑惑,張士誠這才得意的說道:“早前我與那元廷宰相脫脫有過書信,此番朱元璋那主子小明王被他們圍困在山東犄角嶺上。”
“本王與脫脫料定那朱元璋必然會為了救援小明王而親自犯險,那脫脫已經在犄角嶺四處布下重兵,那朱元璋不來也就算了,若他真敢去,絕對是有死無生。”
“而且本王從金陵城那邊也得到了消息,朱元璋已經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率領著人馬趕往了山東。”
“此番,那朱元璋是插翅也難逃了。而那金陵城中一旦得知朱元璋身死的消息,必然軍心大亂,到時候,我湖州部署的大軍便可趁機而入,趕在那陳友諒之前將金陵拿下!”
聽著這話,張士信一臉的震驚。
“大王,這個消息可屬實?”
張士誠眉頭一皺:“自然屬實,若非幾經查探,我又怎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兵。”
聽著張士誠篤定的話,張士信也只好默認。
第二天一早。
山東犄角嶺下。
朱元璋看著遠處山下的元軍大營,對著身邊的常遇春說道:“四弟,元軍大多士兵還沒有醒來,趁這個機會,一舉將那元軍沖散,趁亂,將小明王救出來。”
常遇春點了點頭,可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大哥,要不你還是留在這里吧,一旦你出個什么事情,我回去怎么跟嫂子跟弟兄們交代。”
朱元璋見他又提起這事,便立馬說道:“交代什么,我是大帥,自當身先士卒,死了就是咱該死,若死不了,就是咱命不該絕。來都來了,哪有在外面等著的道理。”
“好了,不要廢話了,機不可失,動手吧。”
常遇春聽著朱元璋篤定的話,知道自己也勸不了他,只好握緊了手中的馬鞭,高高舉起,對著身后的將士們大喊一聲:“將士們!隨我沖!”
隨著常遇春的一聲大喊,身后整整的三萬大軍,在五千騎兵的率領下,瞬間朝著山坡下的元軍大營沖了過去。
雙方的距離在騎兵的沖刺下,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直到常遇春、朱元璋率先沖進那元軍大營,見人就殺時。